那么,“哲”一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统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箕子还号称自己的学说来自大禹。现在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洪范》成文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世纪。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提出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又提出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五事”,即貌言视听思。继而描述它们的积极方面: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这五个方面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哲”这个字与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哲”是“明”的体现,而“明”本来修饰的是“视”,所以整个意思应该是看得清楚,引申为明辨事理。而“哲学”,则意为明辨事理之学。与philosophy可谓殊途同归。
哲字的由来
哲
汉语汉字
哲,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é,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哲”的基本含义为有智慧;聪明智慧的人,如:哲人、哲学;引申含义为对别人的尊称、敬称,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
在现代汉语应用中,“哲”一般用作哲学的简称,如:文史哲。
字源演变
哲字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明智”,引申为“贤明的人”。《尚书》:“知人则哲。”金文多由“心”、“所”(“折”的变体)构成。“心”表义;“折”表声。小篆以后作“哲”。隶、惜又有异体“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