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是最早提到“植物”一词的著作,可见“植物”一词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人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已经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为了认识和辨别各种生物,古人很早就注意生物的形态。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用文字系统地描述植物的形态,包括植株的颜色、大小、形状,描述方法多用模拟,如三国时期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古人在描述生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专门术语。一般来说,古人把植物的地表以下部分称为“根”,而且又分为直根和蔓根,根上的主干部分称为“茎”,有时也称为“干”;植物的叶片称为“叶”;繁殖器官分别称为“花”。
草的古代雅称
草比之鲜花和树木,地位好像就显得有些低小而又轻微,在有花有树的场景中,往往会被人漠视甚至忽略。然而,在古人眼中,草与花都是同样美好的事物,是可以并驾齐驱的,对之也同样寄予美好的寓意。例如芳菲一词,用以形容花草茂盛和香味藴茵可谓雅极,无论连用或者芳与菲分别单用,都是美词佳句,古人也都同样用来赋草之美。比如,“春草正芳菲,重楼啟曙扉。”又如,“溪头三月草菲菲,城畔春游惜醉稀。”好了,结束说两个大家熟悉的,“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晴川离离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