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丰镐房大门后,必须先通过一条不正的通道才能进入里面的建筑。当年蒋家扩建丰镐房时,曾要求挡在前方的住户搬迁。住户的主人不愿意,蒋介石也就没为难邻居,一直保留至现今的模样。
丰镐房,临街、面溪(剡溪)、对山(笔架山)而建,占地约7.2亩,49个大小房间,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格局为前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属于传统世家府第住宅。
丰镐房,其名称来历颇有意思: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各以朝代定房名,长为夏,次为商,三为周。蒋父排行第三,承周房。蒋父去世后,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的老大蒋介卿提出兄弟分家,蒋介卿沿用“夏房”。蒋介石和弟弟蒋瑞青属“周”字辈,按东周和西周建都“丰邑”和“镐京”取名丰房和镐房。蒋瑞青早逝,蒋经国过继承祧,两房并名为丰镐房。
丰镐房是蒋经国的出生地,也是其母毛福梅的罹难地。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日军对蒋实施报复。1939年12月12日,日机轰炸溪口,毛福梅罹难于丰镐房后门口。蒋经国从江西赶回丰镐房奔丧,写下“以血洗血”,刻石碑于其母罹难处,誓报杀母之仇。
蒋氏父子分别在丰镐房里举办过两场婚礼,蒋介石十五岁时娶毛福梅的婚礼,蒋经国携苏联媳妇回家乡时,他母亲为他补办了婚礼。1949年除夕,蒋介石召集家人回丰镐房吃了时隔三十六年来的第一次回家年夜团圆饭,也是在大陆过的最后一次春节。此后从海上悄然离去,再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