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科学网 44 0

春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第1张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迁都「洛邑」。从此王室开始衰弱,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大夫专政与夷夏斗争登上舞台。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平王东迁以 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 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去讨伐桀骜不驯的郑国,郑伯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这说明,这时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其历代君主致力于整顿政治,发挥滨海鱼盐的优势,提倡家庭纺织业,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其国力逐渐发展起来。齐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继位后,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的侵扰,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业发展到顶峰。

  齐桓公死后,齐国出现争夺君权的内乱,力量削弱。楚国乘机发展势力,先后灭了它北边的几个小国,重新把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为号召,企图充当中原的霸主。但无论从国力和业绩看,宋襄公都够不上称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两国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军大败,连宋襄公都被射伤了腿,不久死去。

  正当楚国称雄中原的时候,西部的晋国发展了起来。晋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地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 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经济文化发展。楚庄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 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吴王阖闾以伍员(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越王勾践求和,送给吴王珍宝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乘胜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有:1、春为一年之始,秋为收获之季,所以叫春秋不叫冬夏。2、《春秋》是鲁国史书,各诸侯国编纂的史书也叫《春秋》,它记载了一段时期的历史。所以后人称呼那段历史时代都叫春秋。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是重要的一个年代,甚至可以说,那一时代奠定了我国整个封建时期的基础。东周时期的后半部“战国时代”很容易理解,七个强国以战争的模式霸占了那时的舞台,但是,东周的前半段为何叫“春秋”?

春秋的来源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曾修订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春秋》。孔子是什么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影响极为深刻的哲学家,中国人别的可能了解不多,但大名鼎鼎的孔子,总还是都了解过的。注意,这本书不是孔子写的,只是孔子修订。这本书是记载鲁国历史的一本史书,那么,这本史书为何要叫春秋?以至于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二字。

为什么叫“春秋”

用“春秋”来表达这个时代,最早起源于“春秋”这个词代表的一个意义。

“写史”是东周时期各国特别注重的,但在具体实施细节上,又各有小差别。

鲁国在命名上就和其它诸侯国略有不同,是按春、夏、秋、冬来记事。

所以,鲁国的史书上经常出现的字眼是。

XX年春,齐国来打我。

XX年秋,齐王XX死了。

XX年冬,齐王X继位了。

这是因为,受季节影响,在古代社会,春天和秋天是最容易出事儿的季节,国与国之前的征伐都是选在春、秋进行的。

春天攻打敌国,可以干扰敌国播种粮食的进程,所以,粮食已经储备好的国家通常在春天发动对敌战争。

那么粮食不多的国家呢,秋天正好是抢粮食的季节,于是,秋天打人家。

至于夏天和冬天,一个太热、一个太冷,两边都遭罪,除非特殊情况,两家都心照不宣,极少用兵。

除了战争,所有的重要仪式,比如祭祀、新王继位、国与国会盟、谈判等,都选在春、秋两季。

因为“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礼、乐都需要大型户外场所,大热天和大冷天自然不适宜,所以,冬天和夏天都窝在家里读书,春秋则要演习礼、乐,祭祀和继位等都是礼、乐的延伸,自然都发生在春或秋。

所以,读古代史书,就会发现,不管哪个国家,夏天和冬天发生的大事都少。

这种情况,就突显出“春”和“秋”的重要性,于是,鲁国史官就用《春秋》来给自己国家史书命名。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诸侯纷纷称王,对待周天子也不再尊重,不服从周王室的任何命令。

除此之外,在军事上,春秋尚且还有100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只剩下了战国七雄争霸。在经济上,春秋时期是宗族一起劳作,而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和牛耕,小农经济迅速崛起。

周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关系就像东汉和西汉,北宋和南宋一样,当年西周覆灭,众诸侯拥立废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平王东迁,定都洛邑(洛阳),这就是东周了,这个名称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定的。

先了解一下东周

东周的前半段为春秋时期,时间是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始,到公元前476年,共历时295年。当然了,这个说法是比较有争议的,也有说是止于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还有说是止于前403年,三家分晋。

这个问题我们不用深究,几十年的差距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

春秋名称起源

春秋时期一开始并不叫春秋,当年,鲁国史官致力于收集发生在各诸侯国的重大事件和娱乐八卦,并把这些事情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整理成了一部“编年史”,又因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所以就把这部书起了个名字叫《春秋》。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大事。

前面我们说了东周的前半段这一时期是从前770-前476年,你再看《春秋》这部书记录的起始时间,是不是大体上与这个时期的发展相符?

所以,后代史学家为了方便叙事,就根据《春秋》这部书,把那段时期也命名叫“春秋”了。

后来,孔子将《春秋》整理修订,成为了儒家经典,就是我们现在能读到的《春秋》版本。

从春秋到战国

战国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就是从春秋末到秦灭六国,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春秋时期的时间是有争议的,所以春秋到战国,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还是那句话,前后不过几十年的差距,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不算什么。

春秋虽然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期,但相对战国来说,还是“和平”多了。春秋中期,诸侯国之间一直在打,终于有一天大家都累了,于是14个相对较强的国家就坐在一起开了个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我们要和平”,会议后大家签订了停战条约,史称“弭兵之会”。

老实人当然就停了,有野心的那几位,内部悄悄发展实力,先后称霸,把老实人吊起来打,成为天下共主,周王室名存实亡。

这几个霸主里面,有个叫晋国的同学,后院起火,于是韩赵魏三家贵族联合起来反了,并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这样一来,原本的五个霸主,灭了一个,新崛起了三个,成了七个国家,分别是“齐秦喊赵薇演出”,不对不对,是“齐秦韩赵魏燕楚”。

关于名称,值得注意的一点

春秋,原本是一部书的名字,后世为了便与研究,才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

战国一开始也不是一个时期的称谓,《战国策》中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有7个战国,其中燕国最弱。

所以你看,战国一开始的含义是对这7个强大诸侯国的称呼,大家都可以叫做战国,直到西汉末年,刘向编写《战国策》一书的时候,才把“战国”作为了一个时期的名称。

《春秋》:《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作品简介

据文献说,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

《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遗漏记。

在历史上有两个比较出名的时期,分别是春秋和战国。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了解更多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实际上春秋之所以这么叫,完全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孔子修订过的《春秋》,这本书记载的是鲁国的一些历史,所以人们才把这个时期叫做“春秋”。

1、因一本书而得名

实际上当时很多国家都有一本史书叫做《春秋》,可是经过历代的战争,被保存下来的就只有鲁国的。这本书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被孔子修订的,之后人们就把这个时期叫做“春秋”了。具体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春秋》无法找到,这个问题已经无从考究,也许会在将来发现。孔子对于历史也是很感兴趣的,他根据史官的记载重新修订了这本书。这本书里记载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对人们学习历史和考古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后人们为了纪念就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

2、春和秋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季节

实际上季节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改动,古代跟现代是差不多的。春季和秋季温度比较适宜,适合做大多数事情。这个时候一些诸侯或者王侯都会去觐见天子,商讨一些事宜或者进行朝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些农耕的事宜也是在春季和秋季。在以前的年代并没有科技而言,人们只能挑选合适的季节,来做一些合适的事。像是粮食丰收或者各国之间商讨事宜,都会选择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史书名字叫做《春秋》的原因。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春秋》里记载的大多数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跟历史也是相符的。

春秋一词来源于孔子的《春秋》,是当年根据编年史的一年春夏秋冬的顺序而定名的,而“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当时的诸侯国众多,连年战争不断,所以便叫做战国。

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有分春秋和战国,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指的就是东周。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郯、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

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五国。

“春秋”本为古代各国史官编写的编

年体史书的通称,其含义就如同我们今日

所称的历史。杜预在解释《春秋》书名时

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

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

以记远近,别异同也。故史之所记,必表

年以占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昕记之

名也。”(《春秋经传集解序》)名为“春秋”,

不过是逐年纪事,以春包夏.以秋兼冬,即

包括一年四季的大事。

标签: 春秋 东周 孔子 战国 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