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字什么什么

科学网 65 0

古人的字什么什么,第1张

中国古代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古代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比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古人的字号 - 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古代人的名字都是特别有讲究的,与现代人的名字有着很大的区别,比现代人的姓名要复杂的多,所蕴含的文化也更丰富、深刻。下面我分享一些好听的古代男子名字给大家。

古人 字与名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 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 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人一出 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 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 、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字独立于名之外,但又与名保持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古文字学,字有滋生之义。因此,我们也可以理 解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名与字之间,一般均有特殊的意义关联。清代训诂学 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归纳、揭示了当时的人名与字之间的五类关联,全面而准确。现补充实例,列举如下:

同义互训。孔子的学生樊须,字子迟。须与迟,都有等待的意思。闵损,字子骞。损与骞,都有亏折的意思。颜回,字子渊。据《说文解字》解释:渊,回水也。回,渊水也。

反义相对。卫人端木赐,字子贡。上赏给下叫赐,下献给上叫贡,意义恰好相对。楚将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与光明正相反。

连类推论。孔子的弟子南宫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论到容,受容。楚臣仲归,字子家。由归 而家,顺理成章。

据义指实。齐公子固,字子城。由坚固之义,引指高大实在的城墙。鲁人冉耕,字伯牛。由农垦之义,引 指具体的耕牛。

辨物统类。卫人邃瑗,字伯玉;齐人陈灌,字子玉。瑗、灌均为玉类之一种。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 楚公子鲂,字子鱼。鲤、鲂均为鱼类之一种。

上面列举的诸人之字,均由两个字组成,但第一字并无实义。如子迟、子贡之子,是古代男子的 美称。而伯牛、伯鱼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所以,此类二字字,其实是一字 字。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点之一。

秦汉以后,二字字逐渐增多,成为主流。而且,字与名并用时的排列顺序也发生变化。先秦时是先称 字,后称名,如楚将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代以后,改为先称名,后称字,如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论及建安七子时称孔融文举、陈琳孔璋、王粲仲宣这里的孔融、陈琳、王粲是姓名 ,文举、孔璋、仲宣则分别是他们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继承了先秦时代同义互训、反义相对、连 类推论、辨物统类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称入字等传统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 、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 。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字独立于名之外,但又与名保持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古文字学,“字”有滋生之义。因此,我们也可以理 解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来。

1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天文 四象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朱雀。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古代地理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长江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廉蔺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琵琶行》“元和十年”。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时节纪月法。

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序数纪日法。《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干支纪日法。

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

2古代文化常识的礼俗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典、封禅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北面、南面、东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如“室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

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跽,又叫长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态度。

婚礼

女子出嫁叫“归”,回家省亲叫归宁,而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遣归。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六礼”。举行婚礼时,夫妇在青布帐篷里交拜,这帐篷叫青庐。

丧葬、祭礼

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古人丧葬有棺有椁(外面的套棺)。装尸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葬叫“殓”,停棺叫“殡”,埋棺如穴叫"葬"在丧礼中,根据亲疏关系穿一定规制的丧服,有“斩衰”“齐哀”等五服之说 ,丧服又统称“缞绖”。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个太牢;诸侯五庙,用一个太牢;大夫三庙,用少牢。为人饯行要祭路神,叫“祖”;要洒酒于地,称“酹”。

古人把拜分为九种。最重要的是“稽首”:跪于地,头扣地多时,是臣事君之礼。顿首,以头叩地,同时要面色失常、言语失声,只在有急事求人时才用。“肃拜”最轻,拱手而已,类似现在的作揖。“再拜”是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有时用作敬辞。

歃血、衅钟

古人定盟,双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钟、鼓制成,杀牲或杀人以祭,将其血涂在器物上表示诚敬,称为“衅”。

3古代文化常识高考宗庙

宗庙

词意探源

(1)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孔颖达疏:“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按后世自大夫以下皆称家庙。(2)王室的代称。《汉书·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

基本解释

1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四》 2 先王之宗庙。 3 立宗庙于薛。 4 王室国家的代称 宗庙社稷。——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宗庙之事。——《论语·先进》 5宗庙会同。

详细解释

1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今 秦 攻 魏 , 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 唐 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叶恩《上振贝子书》:“甲午之役,陵寝躏于戎马之足;庚子之乱,宗庙翻夫五色之旗。” 2 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墨子·非命下》:“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后汉书·伏湛传》:“猾臣 王莽 ,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 ,故羣下推立 圣公 ,以主宗庙。”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臣窃惑之。”《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 汉 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4古代文化常识是否要遵守

礼教 《金刚经》是(佛教)著作 唐朝六渡日本宣扬佛教为当时两国邦交做出巨大贡献的是(鉴真) 道教创始于(东汉)注1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其中祭祀活动被称为(吉礼)注2 按照古人的饮食礼仪,在上一道烧鱼时应该(鱼尾向着客人)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使用,用途是(宰杀和摆放祭祀用的牲畜) 古人以“孝悌”为美德,其中悌指的(尊敬兄长) 古人讲究尊称礼节,谈到对方父亲一般称为(令尊) 古人讲究谦辞礼让,谈到自己儿子一般称为(犬子) 古人称呼自己父亲的侄女婿为(堂姐夫/妹夫) 古人称“拙荆”指(自己的妻子) 古人称“连襟”指(姐妹之丈夫) 在古代,下列哪个词语中用来称呼对方妻子(令困)历史常识 下列年代相对最早的一个朝代或时期是(汉) 东晋和西晋的顺序是(先有西晋后有东晋) 唐朝前是(隋朝) 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个省不在三省之列(下书省)注3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不包括(楚) 下列朝代按时间顺排列应为(夏商周) 曾经东征高丽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地点大泽乡在哪个省(安徽) 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是(史通) 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平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国号是(贞观)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太祖)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 墨子属于(墨家) 庄子属于(道家) 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家)琴棋书画 被称为酒仙的是(李白) “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不包括(雅) 吹奏横笛的正确口型应该是(嘴角向两边) 古人所称的“锹秤”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宫) 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关于象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兵和卒只允许前行,不能后退和平移) 以下关于象棋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象棋起源较早,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 关于围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围棋的棋子分数量同的黑白子) 围棋开局的落子规则是(执黑先行) 围棋的棋盘图案是(横竖十九条直线) 围棋棋子紧邻的直线交叉点成为(气) 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被誉为“书圣”的是(王羲之) 被誉为“草圣”的是(张旭) 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注4 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梦幻西游”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唐”(十画) “朝”(十二画) “长安”(十画)唐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首脍炙人口的《侠客行》出自(李白)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长恨歌》) 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古诗名句“夕阳无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黄昏) 古诗名句“前山鸟飞绝”的下句是(万径人踪灭) 古诗名句“举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对影成三人) 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收取关山五十州) 古诗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道是无晴还有晴) 古诗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古诗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句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古诗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古诗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我辈岂是蓬蒿人) 古诗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下句是(赢得青楼薄幸名) 古诗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古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古诗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 古诗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下句是(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代常识 下列哪个称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注5 古代所称“垂髫”只说女子(十三岁) 古代称20岁的少年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炊具) 古语所称“按图索骥”的骥是(良马) 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举考试按顺序排列需要经过(乡试会试院试殿试)注6 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的是(史通) 五岳之说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称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称“阳”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谥号”指的是(帝王所专用的称号) 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棋琴画书) 人们所称的“三伏”出现在农历的(六月) 下列属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兴旺”形容家境繁荣,其中六畜指(猪马牛羊犬鸡) 左迁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说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长城修建后关内关外的说法中“关”指的是(山海关) 古代“上元节”是指(元宵节)注10 古代“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喝的是(菊花酒) 古语所称“细软”是指(钱财) 凌晨1:00至3:00古代称为(丙夜) 古时的二更相当于现在的(1-3点) 在我国古代,下。

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huixuezhui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目录: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

6古代文化常识50例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肴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江左 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 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

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

(3)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4)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标签: 古代 的是 古人 宗庙 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