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坊七巷的谜语

科学网 95 0

关于三坊七巷的谜语,第1张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

  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文儒坊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等。

  光禄坊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杨桥巷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郎官巷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

  黄巷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安民巷 千年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多少官人为它改名换姓,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宫巷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巷得名,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也是三坊七巷里名人故居最多的一条巷。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吉庇巷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明嘉定元年进士郑性之未发迹时,受屠户的凌辱。衣锦还乡后,为泄私愤而仗毙奚落过他的屠户。于是当年横行街市的恶少生怕冲撞郑性之而急避门户,因此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古代名人

  1.黄歇(前320年~前238年)游学博闻,楚考烈王以之为相,封为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食客三千多人。娶李园之妹,知其有孕,纳于考烈王,生幽王。后李园用事,忌春申君,遂伏死士于棘门刺杀之,卒年寿八十有三。

  2、黄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西汉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为政宽和。尝从经学家夏庚胜治尚书。官至丞相,封建成侯,寿八十有一谥定。 

3.黄香(18~106年)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4.黄凤麟(555~626年)字魁熹号江夏逸叟,系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湖北江夏郡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湖北通志》之“人物志·选举表”和《江夏历代黄氏世恩》中记载:“隋炀帝乙丑科进士第一(即隋朝605年乙丑科状元),黄州江夏人。历官宏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梁建安公萧渊明乙亥年正月初五日亥时生,唐高祖武德丙戌年十二月十五日戌时病卒,寿七十有二,配胡氏马氏二夫人,葬江夏黄冈山之原金凤披霞穴。 

5.黄巢(820~884年)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6.黄仁泽(865~945年)福州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人,黄璞(837—920年)五子,唐乾宁乙卯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黄仁泽,又名黄讽,字仁讽号仓山。据史记载:黄璞第五儿子,唐朝乾宁乙卯(895年)武状元,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始迁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百林)事迹载福州志。葬上林。妣文氏子慕华居仓山,慕风徙翁潭前黄。王鸿鹏等主编《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有载。 

7.黄中庸(1030~1110年)《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生活原型黄氏先祖,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赠侍中谥文正,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今莆田市)西府西巷(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黄侍中第尚存)黄太常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四年(1052年)中福建乡试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此后,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任太常博士擢广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后入朝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入值总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礼宾司庙会,起草礼仪诏诰。后擢侍中兼枢密院副使,与欧阳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迁荐其才,授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温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后蔡京恶之,贬为太常博士,辞之,名入元祐党禁,而致仕焉。 

8.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着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词等。 

9.黄华(?~1284),政和县人,元初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 

10.黄道婆(1245~1330年)元朝时擅于纺织技术的女工艺家。曾随崖州黎族学习纺织技术,学成后返乡从事纺织工作,促成棉纺织业的进步,使元明以后的松江细布闻名于四方。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称为黄婆。 

11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 

12黄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 

13黄鼎凤(1830~ )农民运动领袖,大成国的隆国公。

近现代名人

  1 黄飞鸿(1847-1925),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2.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3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 

4 黄绍竑(1895121~1966 831 )字季宽,广西容县人。著名爱国将领,桂系三巨头之一。曾任民国政府三省主席。 

5 黄现璠(1899~1982),中国民族学第一个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派领袖。历史学界头号大右派。 

6 黄建峰,贵州息烽人,诗人,茶学专家。

福州又名榕城,从汉朝开始,福州先后建成了冶城和子城等6个城垣,并由北向南逐渐扩展。

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和乌山两山相互对峙,以南后街为中轴,两侧对称成坊成巷,逐步演变成三坊和七巷组成一条街的格局。

自唐以后,福州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唐昭宗李晔命王审知字福州建造了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分段围墙,同时强调中轴对称。这些居民成坊成巷,逐渐形成了三坊七巷的格局。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等都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从坊名和巷名就可看出他们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宫巷原名仙居巷,因巷内建有紫极宫而得名。宫巷里的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通过精心编排木格的骨骼而形成精美、丰富的图案装饰。

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的装饰精雕细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是福州古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宫巷北侧为林聪彝的家宅,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将此处设为大理寺衙门。道光年间,被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所购置,晚年后一直居住在这里,直至病终。

林聪彝家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十分宽广,在福州的古家宅中非常罕见。

家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临街设有6扇大门,为木构架结构,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

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有獬豸图案,为明朝时期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各进之间隔以高墙,过道设有亭阁遮雨,每进东边都有小门通往东墙外的花厅和园林,往来非常方便。

园林布局宽广,建有榕树、竹林、花坛、鱼池、拱桥等,景色宜人,其中小叶榕尤为珍贵。园林西北面建有后花厅,木架结构,梁柱粗壮硕大,檐下悬钟雕刻有佛手等柱头,精巧雅致。

黄巷与南后街相隔,与衣锦坊东西相连。据记载,晋永嘉年间,闽国公黄元方曾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为黄巷。

至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之后也居住在这里。黄巢军入福州的时候,因闻黄璞的大名,所以命将士们灭烛夜过黄巷,以免打扰黄家的休息,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黄巷中段的北侧为黄楼,由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所建。黄楼为双层楼阁,面阔3间,进深5柱,穿斗式木构架,梁架上描龙绘凤,楹门窗户都为楠木所制,选材珍贵,做工讲究,雕刻精细。

楼上走廊两侧出挑露台,通连假山,楼两侧靠墙是糯米与三合土制成的雪洞。

楼前为一通天井,与对面太湖石垒成的假山和鱼池相映成趣,一座拱形的小石桥跨越其上,桥栏板上刻有“知鱼乐处”4个字,鱼池水清见底,群鱼游弋。

东侧为一座半边凉亭,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凉亭四周挂有12个悬钟,各尽其致。庭内修竹数行,花木扶疏,环境清幽,格调高雅。

巷内历代多住有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是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朝的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住在巷内。

位于黄巷东段北侧的是郭柏荫家宅,俗称“五子登科”宅第,明清两朝的建筑风格明显,始建于明朝,原为福州衙门所在地,清道光年间,进士郭柏荫显贵后购置重修,世代居住。郭柏荫的父亲郭阶三,生有5子,皆登科第,所以在宅前悬挂有“五子登科”的牌匾。

宅第总建筑面积为2130平方米,主座建筑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四周围有围墙,宅第的门面非常壮观,东西间距可达20多米。

第一进为厅堂,面阔5间,进深7柱,扛梁减柱造木构架,前廊宽敞,厅中留有28根大木柱,用材硕大,显得古朴而雄伟。二进结构与一进相同,过后为天井。

东墙外为花厅园林,庭院内有造型别致的假山、水清见底的鱼池、小巧玲珑的花亭,以及错落有致的树木等,颇具江南园林的韵味,其中还保留有一棵珍贵的古羊婆树。

吉庇巷俗称“吉避巷”。传说在宋朝时期,郑性之高中状元之后衣锦还乡,巷中曾经看不起他而凌辱过他的居民听说后避而不出,所以戏称为“急避巷”。明代之后取谐音改为“吉庇巷”,寓意吉祥如意。

吉庇巷北侧有谢家祠,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25平方米。谢家祠前后四进,前为浅面厅,青石框大门为主座,门楣上有一对青石的门簪,为明朝的规制,极为少见。

主体建筑用材硕大,三面环廊,当中天井,全部用条石铺砌。墙檐下塑有“八仙过海”、“双狮戏球”等图饰。花厅小巧玲珑,旧时为书斋。祠内还完整地保存两块“武魁”牌匾。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又名为通潮巷。据清朝时期的《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文人陆蕴、陆藻兄弟就居住在这里,名为禄锦坊,后南宋文人王益祥被任命为江东提刑之后,更名为衣锦坊。

这些都是说坊内有人出仕做大官衣锦还乡之后而荣耀乡里,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和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所以坊名也一度被改为通潮。

在衣锦坊东口北侧有全坊最大的宅院,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是郑姓人家的住宅,至清道光年间为巡抚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3座毗连的深宅大院。

从西而东,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厅堂面阔3间,进深7柱,别院采用明三暗五的格局。每进东侧都有小门通往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

花厅的最大特色就是建有水榭戏台,是福州市仅存的一个水榭戏台,是府内喜庆时举行宴会的重要场所。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内养有金鱼、鲫鱼、龟鳖等水生物。

建在池上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是一个木构的单层平台,4柱单开间。内顶上方形有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

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特别好,在这个地方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极具有声学和美学价值。

戏台正对面建有双层的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墙头、檐下、屋脊塑花边纹饰等都是精工细做而成,造型独特,别具一格。

文儒坊是三坊的第二坊,初名为儒林,后因宋朝的祭酒郑穆居住在这个地方,所以更名为文儒坊。

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宋朝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官附。明朝的抗倭名将张经、清朝名将甘国宝、被誉为“民进士”清朝人陈承裘的家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这条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全国。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内曾经建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的福州郡守程师孟经常到这里吟诗游览,僧人就在石头上刻了“光禄吟台”4字,他为了感谢僧人,就作诗一首: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也从此而来,光禄吟台最负盛名,保留有宋至清时期的摩崖题刻多处。

位于光禄坊中段北侧的是刘家大院,自西而东4座并列:东从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大街,北靠大光里,总面积4500多平方米,是福州规模最大的单姓宅院。

刘家大院坐南朝北,建筑尺度和用材也很惊人:前后檐下的廊檐石又长又宽,梁柱等结构构件硕大,天井里的石勒脚很多都是用整块的大青石砌筑而成,充分体现了南方建筑灵动通透的特点,同时也彰显出一种稳重和大气的气势,展示了刘家的富足和气派。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为登俊坊,因向西能直通杨桥而更名。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双抛桥地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相交汇的地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

在双抛桥边两岸相向的地方,长有两棵榕树,在空中枝叶交汇,相拥成荫,有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于后人都说不清是先有了这两棵树,再有了这座桥,还是先有桥后有树了。

安民巷位于黄巷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曾名为锡类坊,后改名为安民据说还与黄巢入闽有关。传说黄巢率军进入福州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出示安民政策,人们感激黄巢,就将他下发命令的巷子命名为安民巷。后居住在巷内的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巷内西侧的民居旧宅仍保留了原始的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鄢家家宅就位于安民巷的南侧,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鄢氏太澄公宗祠”。家宅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占地面积1425平方米。

主厅前廊有小门直通西院花厅,一进大花厅是精华所在。客厅房间全用楠木,精雕落地门,尤显富丽堂皇。房前有小厅,缀以配着花窗的隔扇,厅前轩廊有卷棚装饰屋顶,悬钟和雀替上刻有花果,造型独特。

轩廊前有一对用青石为基的大柱,四周刻有蝙蝠图案。廊下为条石天井,铺就得十分平整,西墙设有两层石制的几案式花架,专供摆设花盆。

天井西侧栽种有一棵百龄的洋桃树,恰似一个大型的盆景摆放在那。东墙角为一座木构的半边亭,小巧玲珑,里面有3个小型的花篮式悬钟,钟身雕刻的花纹细腻精美。

塔巷曾名修文巷,后宋朝知县陈肃将名改为兴文巷。后来,人们因为这个巷内建有阿育王塔而称为塔巷。此塔位于巷的北端,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塔巷西段的北侧为汀州会馆,贯穿塔巷和郎官巷,始建于清初,乾隆、嘉庆年间都曾进行过修葺。会馆四面围有围墙,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 会馆主楼前后三进,临街有6扇大门。首进建筑三面环廊,廊下大天井均用大条石铺砌。厅堂面阔3间,进深7柱,穿斗式木构架。

主楼东侧为花厅,石门框内设卷书形关合窗,前天井上使用玻璃天窗,既利于采光又可防雨。后天井内鱼池、假山、雪洞等一应俱全。

尤其是园林内的假山、花木布置精巧,灰塑的佛像如弥勒、观音等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位于南后街的东侧。因宋朝时期的郎官刘涛居住在这里,后世子孙世皆为郎官,所以称为郎官巷。

位于郎官巷的西段有一书屋,名为二梅书屋,是道光年间丙戌进士林星章的宅院,因院内种植有两棵梅花树而得名。二梅书屋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年间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复。

书屋坐南朝北,前后、左右共五进,占地约为2500平方米,自郎官巷可以直通塔巷。大院朝街共有6扇大门,厅堂正间用彩金插屏门分隔前后两厅。

两侧厢房的窗棂用木格纹编缀成各种纹饰,门扇、窗扇、壁板等全部用楠木雕刻绘制而成,十分珍贵。各个房屋之间以围墙相隔,过道露天的地方都建有亭阁遮雨。

二梅书屋屋前栽种有两棵梅花,自成院落。二梅书屋的东侧有灰塑雪洞,名为“七星洞”。

门窗都采用双层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壁板、门扇上部的堵板上有漆画的树木花鸟和戏剧故事。厅前的小花园中建有两座古亭,其中一座是六角半边亭,并伴有一棵百年的荔枝树和一棵棕树。

林文忠公祠建于1905年的光绪年间,是林则徐的后裔及乡贤为了纪念林则徐,在奏请朝廷恩准后修建的专祠。

林文忠公祠包括:牌楼门、仪门、御碑亭、树德堂、花厅、云左阁和园林等,是一座具有晚清福州风格的古典园林式祠堂建筑。

乡约碑靠近文儒坊口,碑上刻有碑文:

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

从落款来看,这个公约是在1881的清光绪年间订立的,旨在奉劝坊内的人们注意文明,保护坊巷。

这是福州古坊巷中仅存的一通乡约碑,在全国实属罕见,或许正因为有了它的不断提醒,坊巷内的人们才将这些传统建筑保护得特别完好。

三坊七巷内保存有200多座古老的建筑,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处“明清建筑博物馆”。

福州三坊七巷的形制以民居为主,商铺极为少见,在坊巷的出入口处建立有封闭的高墙,并立碑约束居民的行为,因此被称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的石盆

标签: 福州 后街 年间 进士 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