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为什么叫汉族,名称的由来,第1张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

古代人的名代表姓名中姓氏后的名字,例如:屈原,名平。

古代人的字指表字,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古代人的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扩展资料

古代人的名是成年前的称呼,字则是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一些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墨客,往往热衷于以住地或志趣等为自己取号。由于别号是本人所起,不像姓名受到家族、行辈等限制,因此“号无定法”,可以抒发个人的志趣情怀,以“自鸣其志”。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就是为了表达超俗脱凡的志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是以家藏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副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而取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陋室前后有五棵柳树,他就以“五柳先生”为号。

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各朝代命名特点:

1、商人喜欢以干支命名

商代帝王,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商王命名,直至亡国之君纣(帝辛),均以干支中的一个字作为名号,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名号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2、汉人盛行取单名

汉代人取名洋溢着昂扬自信的进取精神,从中颇能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社会心态。“奉世”、“定国”、“广汉”、“辟疆”一类的人名颇为流行,以“勇”、“武”、“霸”、“起”、“雄”等字为名的也很多。

东汉以后,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崇尚的忠、孝、礼、义等观念广为传播。以这些字为名字的现象也广为盛行。

进入东汉,特别是三国和魏晋时期,单名十分盛行,绝大多数人名均用一个字,特别突出的是三国时一大批人名,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孙权、周瑜、鲁肃……

3、两晋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西晋以后,儒家经学走向衰微,曹魏时兴起的玄学盛行,成为显学,老庄哲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魏晋名士以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成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反映在人名上,这一时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灵”、“玄”一类的字眼。

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因此笃信其道的门阀世族遂把“之”字作为人名,形成一时风尚。最典型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家族,用“之”字最多,信奉五斗米道最笃。

王羲之本人喜与道士交接往返,他五个儿子均以“之”字命名,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的儿子叫祯之,献之的儿子叫嗣之、静之,祖孙父子均以“之”字为名,并不避讳。

南北朝时期,也有不少人仍沿袭旧风,以“之”字为人名,如著名科学家、发现圆周率的祖冲之,以才绝、画绝、痴绝著称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学家裴松之,著有《洛阳伽蓝记》的杨炫之等,不胜枚举。

4、唐代人名爱称排行

唐代以后,人名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即当时的人们多以行第相称。行第,本指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民间称之为“大排行”。

以排行作为家内的称呼,早在魏晋时已有先例,隋唐之际,渐成风气。无论是家人朋友、高低贵贱,无不以论称排行为高尚,以至于形成唐代社会的风尚之一。

宫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称,如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建成称大郎,李世民称二郎。帝王之家如此,公卿间也以排行相呼,玄宗时的权臣李林甫被人呼做十郎。

5、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宋人取名的一个特点是喜欢使用“老”、“父”、“翁”一类表示年长老迈的字作为人名,既说明当时人们企慕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也流露出以老为美的社会风气,与宋代社会优礼老人不无关系。

宋人还喜爱用五行作为序辈取名,取五行相生之义。如宋代大儒朱熹,从他的父亲朱松开始,朱家一门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应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朱松的“松”字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点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内有“土”字;朱熹之孙朱鉴,“鉴”字内有“金”字;朱熹之曾孙朱潜,“潜”字是“水”字旁。朱氏一门五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名称

--表字

--号

人民网--古代名、字分指 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中西方取名的差异很大,最大的区别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外国人的姓名都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家族的姓放在后面,而中国人取名则相反,姓氏在前,名在后,所以中国一般情况下都是问对方的姓名一词由来或许和此习惯有关。

其实中西方取名还有一个差异,西方的名字基本都是X·X的格式,前为名,后为姓,但这并不是所有西方名字的格式,还有的格式是X·X·X,之间的那个就是中间名,往往是家里面其他人的姓氏,有时候是母亲的,比如冬奥会一战头角的谷爱凌的英文名就有中间名,是她姥姥姥爷的姓名,还有很多人的中间名是家族流传下来的,但是后面改了姓,家族古老的姓氏就作为中间名放在名字中间,大多数都是欧洲古老贵族的姓氏,有这些中间名的也是贵族的后代,这也是西方文化家族的一种传承,中间名有可能不止一个,会出现X·X·X·X的情况,可能还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人名字很长的原因,当然译为中文的英文名很长的原因是音译。

中文名字一般都是姓氏较为普遍,同姓的人有很多,这大概率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一开始的姓氏很少,都是后面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国人往往都会在名上面用心,同姓的少,同名的概率就降低了,很多名字的含义背后是父母的期望。但是西方则不一样,同姓的很少,同名的却很多,很多外国人常见的名就那么几个,但是姓氏却五花八门,而且还有中间名的存在,所以说无论如何都会都一个称号来称呼他人。总而言之,中国人的姓名,主要含义在名,而外国人更偏向于姓。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人数最多的民族,那麽,“汉族”这个称谓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汉”字最原初的意义说起;

  “汉”字从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变到楷书,左边的形符始终没有变化,显然与水有关。“汉”字的本意就是一条被称作“汉”的河流“汉水”,也称“汉江”。

  汉水是长江的一条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的西南部,流过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后进入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两千多年前,汉水的上游地区因为一个叫作刘邦的人物而开始出名。

  刘邦当时被封在这里作汉王,他以这个富庶而又易守难攻的偏僻地区为根据地,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当刘邦击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他便以它的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国家,是当时的世界上与罗马帝国并列的强国。正是在这个公元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朝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些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传统——孔子的学说开始主导国家的意识形态,礼乐教化成为统治的重要手段,文官制度完成了初期建构。在这片文明富强、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终于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正是在这个时期,与汉朝人作战的匈奴人,开始称汉军士兵“汉子”,这种称呼后来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边疆地区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往往称中原民族为“汉人”,这就是现代“汉族”称谓的由来。因此可以说, “汉族”这个名称来源于一条河流与一个朝代,也来源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有趣的是,“汉子”这个称谓从原来专指汉军士兵,逐渐演变为对一些有豪勇之气的男子的称呼,这或许是因为汉朝军队的英勇善战吧。于是,“汉”这个字就被附加了“男性”的引伸义,而“汉子”中的优秀者则被称为“好汉”,这在中国民间一直是对于男性的高度评价。

  由“汉”字组成的词汇大都与汉水流域、汉朝、或是汉族有关,可以说它们都来源于那条被称作“汉”的河流。唯一的例外是古人将银河星系也称作“汉”,先秦的《诗经》中已经有这样的诗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这意思是说,天上的银河,望去象是水光在流。当我们的祖先诗意地仰望着群星闪烁的星系时,不知他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后来以同样的字命名的后代子孙,成为这个星球上人口最为繁茂的民族。

自80年代以来,汉中学者陈显远等提出汉族之名称源于汉中,其说引起社会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然亦有争议或怀疑者。为此,特辑录以下资料以供研究:

《辞源》载:“汉,民族名。因汉代声威播于国外,外人称中国为汉。”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1984年第8期载著名史学家李一氓文章《试释汉族》认为: “汉”原非族称,刘邦定国名为“汉”,当时比邻国家或民族称其为“汉人”,意为“汉国之人”,并非谓汉族。经过魏晋南北朝与鲜卑族对称,直至清代与满族对称,汉作为族称就肯定下来了。作者强调民族形成与民族融合的联系,辛亥革命民族融合过程最后完成,因此,确切意义上的汉民族成立了。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中国民族史》一书谈及民国时确定我国民族名称时说:“因汉代年祚之久,兵力之强,与他族接融之繁,故汉之朝代名遂兼用为种族名,于是华夏之名遂再变。自此以后,汉虽灭亡,然汉族之名称历代不改,沿用至今。”“华夏之名称,则原意久已不传,后人推测之辞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质之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汉中)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华夏系不特为今汉族之主干,且亦为全中国民族之主干。各系与此系接触混合后大都为其所同化。然以其吸收成份既多,故此系久已非夏初时华夏系,而为一复合的新族,故在今日宜名之为汉族,不应再称为华夏系。华夏之名肇自太古,正可用为此系之古称。汉族,则汉亦虽属历史上之名,然发生在华夏之后,且沿用至今,较华夏之称更为普遍,而汉以后别无可以代替之名,如‘唐人’之名,使用亦不广,重造新名实行不易,故只有用‘汉族’之名较为适当。在本书中使用之例,则汉以前只称华夏系,汉以后则称汉族。”南宋诗人陆游诗云: “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云:“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可见在南宋以前,汉中就被认为是汉家的发祥地。

  汉水-汉中-汉王刘邦-汉朝-汉族。“汉族”之称谓实与汉中有直接关系。

华夏民族中汉族占了十之八九,而在古时代,华夏却是专指汉族,换句话说,汉族是古华夏族的传承。 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尚书·康诰》上记载:“丕显文正,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立攻》篇也说:“乃平我有夏或商受命”。那么夏族到底是什么人呢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释闩:“夏者,《说文》:‘中国人也。’”之所以称为华夏,见于春秋时成书的《友传》。据其记载,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些都是在先秦之前记载的有关汉族、中国人的称谓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古称。 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刘邦领导的汉军统一中国而告终,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华夏族经秦时的发展融合,到此时已成为多民族的统一民族,“秦人”(华夏族)随汉朝建立而称为“汉族”。“汉”的称谓,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进入咸阳,秦王朝灭亡后分封天下诸侯,封当时的刘邦部为汉军,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之地的汉中,刘邦建国后就叫汉朝。汉朝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通称为中国,意为“中原之国”。 而汉朝的对外政策也由于当时的国力微弱,强调内外政局的稳定,与民休养生息,以“和亲”“绥靖”政策加强了与境外他族的民间交往,这种交流融合也逐渐形成了外界对中国华夏之族的统一看法和形象,于是“汉族”的称谓也流行于此时。而且,从历史上看,在禹至秦统一前,华夏族所居的伊、洛、河、济一带经过儿千年的发展、融合、分化以及相互的争战,到汉朝中央集权建立,一个多民族的、地域广阔的西汉国家的巩固,才使得这一国家的民族称渭得以固定,得以传扬。而且几千年来,不管中央政权的分分合合,—直保持着民族的独立和完整,这无疑足和汉刘邦有着密不可的关系。 从华夏族到汉族,标志着小华民族发展到了新阶段。它始于汉王刘邦,出现了汉、汉军、汉将、汉使、汉吏等称谓。这些称谓虽多指汉政权,但已有民族共同体主义厂。先秦的诸夏,往往指中原地区;秦汉时期的统一,使秦人、汉人、汉族的概念成了广阔小华民族共同的代名词。汉族与中国观念的形成,也标志着汉与边境各少数民族在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共同文化心理因素的加强。

标签: 汉族 华夏 民族 汉中 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