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张子若
张子痕
张子慧
张子悠
张子萌
张子韵
男:张子寒
张子瀚
张子越
张子武
张子清
张子锐
张国玑
张域翰
张文岭
张所思
张从兴
张子涵
张宸豪
张名璋
张佳宁
张敬然
张浩辉
张昊雄
张树侃
张俊翰
张思锋
张皓松
张文尧
张黎轩
张朝锦
张刘刚
张小瑜
张品金
张紫松
张晟豪
张奕凯
张书言
张曜奎
张建明
张明钰
张哲瑞
张鑫源
张硕樊
张耀涛
张桓荥
张思存
张智然
张佑泰
张乐贤
张凡昊
张含发
张凯家
张景俊
张忻愉
张茂锋
张榆运
张绍淇
张文臻
张志坤
张明豪
张子昶
张鸿明
张芷纯
张轩淇
张子清
张泯哲
张子宇
张沿林
张江航
张宗行
张梓宸
张福锟
张宣文
张宇铉
张东涛
张可谦
张泽毅
张子杰
张润斐
张震剑
张耀磊
张子麒
张家新
张嘉健
张启淇
张昊希
张清智
张之贤
张润榛
张安阳
张敏冰
这里有没有
罗宾逊,EA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1869~1935)
美国诗人。在缅因州加德纳镇长大,这个地方就是
他日后诗中所写的“蒂尔伯里”的原型。1891年进入哈
佛大学,两年后因家贫辍学,去纽约谋生,曾做过地下铁
道的稽查员。1896年自费印行诗集《急流与昨夜》(后
易名《夜之子》),其中一些诗在当时即已脍炙人口。
1902年,诗集《克莱格上尉》出版,一向欣赏他的诗才的
西奥图·罗斯福总统帮他在纽约市海关谋得一个较为清
闲的差事,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写诗。1916年,诗集《天边
人影》出版,获得好评,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他后来
出版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三部曲:《墨林》(1917)、
《朗斯洛》(1920)与《特里斯丹》(1927)。他曾于1922、
1925、1928年三次获得普利策奖。
罗宾逊的诗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后期以中世
纪亚瑟王传说为基础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用抑扬五步格
的无韵体。它们不是古老传说的刻板复述,而是根据现
代诗歌的特点进行了再创作。在这些诗中,他用人物各
自独特的激情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而不象以往那样用超
自然的因素来说明。他的叙事诗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比较
深刻。他的另一类诗歌更为一般读者所喜爱,都是用传
统的诗体写的短诗,特别是其中一组“人物肖像”诗,每
一首描画了蒂尔伯里镇上一个人物的肖像。他们大多是
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与畸零人。如“比国王还富有”的
理查·柯瑞,他受到全镇的羡慕,却偏偏开枪自杀;又
如米尼弗·契维,他鄙视金钱,却又无法离开金钱;还
有年老的伊本·弗洛德,他孤苦伶仃,只得借酒浇愁(以
上均见《夜之子》集)。这些诗反映了当时新英格兰小
镇上的真实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观
察细致深刻,语言朴素。诗中所写的一些人物形象,在
美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罗宾逊的诗力图摆脱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诗歌的
传统,追求构思与意象的新奇,把激情、冷嘲与幽默熔
于一炉,并注意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这些特征与
稍后的美国现代派诗歌相一致,因此他常被看作现代派
诗歌的先行者。
(李文俊)
-----------------------
Nuolisi
诺里斯,F
Frank Norris (1870~1902)
美国作家。生于芝加哥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少年
时代曾在欧洲学习艺术。回国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毕
业后以记者为业。他长期生活在美国西部,自称加利福
尼亚州人。
他开始创作时,倾向浪漫主义,如描写海上传奇的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1898)。后来的小说受到
左拉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如《麦克提格》(1899)
和《凡陀弗与兽性》(写于《麦克提格》同时,1914年发
表)。《麦克提格》前半部真实地描写了城市下层人民
的生活情景,后半部把主人公麦克提格——一个牙科医
生的悲剧归咎为生理上的缺陷,作者描述他“善良的结
构背后有一条遗传性的邪恶暗流”。《凡陀弗与兽性》
在分析画家凡陀弗的堕落时,突出他的“动物本性”,把
他的道德败坏归之于生理上的原因。
诺里斯在西部采访新闻时,了解到代表垄断资本利
益的铁路托拉斯与农场主之间的矛盾,他以此为题材,创
作了“小麦史诗”三部曲。其中以《章鱼》(1901)写得
最好,是他的代表作。《章鱼》描写西部圣华基恩河流
域农场主台力克联合其他农场主要求铁路公司履行诺言,
恢复原订的土地价格,反对提高粮食运价,遭到拒绝。
农场主上诉法院,也未取胜。他们想在“铁路专员委员
会”中塞进自己的人,即台力克的儿子,但他被铁路公
司收买,计划归于失败。后铁路公司动用武装没收沿线
的土地,农场主自卫还击,被打得家破人亡,佃户的下
场则更为悲惨。诺里斯认为小麦代表“善”,铁路代表
“恶”,而“善”必将战胜“恶”,所以小说的结局是
铁路公司经理贝尔曼“淹死”在小麦堆里。
《章鱼》虽然有其缺陷,但基本上是一部现实主义
的作品,它控诉了垄断资本的压迫与剥削。它把铁路比
作章鱼,无数条腕足侵入各个角落。小说还揭露了铁路
资本是财阀与政府相勾结的产物。小说广泛描写了美国
农村怎样在垄断资本的压榨下破产,是20世纪美国作家
厄斯金·考德威尔、约翰·斯坦贝克等描写个体农民破
产的作品的先声。
“小麦史诗”第二部《陷阱》(也有“交易场”的
意思,1903),描写芝加哥交易所的小麦投机买卖。主
人公哲德温是经营小麦的商业资本家,在交易所里被投
机商人挤垮。小说还穿插了哲德温的妻子的感情生活与
恋爱的故事。《陷阱》的成就不如《章鱼》。作者在写
《陷阱》同时,发表了一个短篇《小麦交易》(1902),其
中把农民破产、工人的困苦和小麦投机联系起来描写,
反映出作者对社会问题观察的敏锐。
1903年,诺里斯在一次手术后去世,“小麦史诗”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狼》未能完成。
诺里斯写过一些文艺论文,收在《小说家的责任》
(1903)这本集子中,主要强调“写真实”,“说真理”,
“研究人性”。
(董衡巽)
---------------------------
Kelai’en
克莱恩,S
Stephen Crane (1871~1900)
美国作家。出身于新泽西州纽瓦克的牧师家庭,曾
在两所大学中肄业,1891年辍学去纽约担任记者。1893
年他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街头女郎梅季》,取材于纽约
贫民窟的生活。女主人公梅季家境贫困,得不到父母的
温暖。在衬衫厂做工时,与哥哥的朋友彼得同居,因而
失业。后被彼得遗弃,流落街头,沦为妓女。因不堪忍
受这种痛苦的生活,投河自杀。这部小说用俚语描写了
美国大城市贫民窟的生活景象,虽然带有自然主义的痕
迹,但对美国社会的黑暗面的揭露是真实的,因而找不
到出版的地方,克莱恩只好自费刊印。
1894年,克莱恩开始分期发表另一部小说《红色英
勇勋章》,1895年成书。这部小说获得欧美各国重视后,
《街头女郎梅季》遂得以重新出版。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是南北战争
中北军的一名士兵,在战斗中,受了其他兵士惊慌情绪
的影响而逃离战场。在逃跑途中,又被另一名为战争吓
疯了的士兵打伤了头部。返回部队后他却受到赞扬,因
为他的头部的伤口等于一枚“红色勋章”。可是他没有
透露受伤的真情。此后他英勇战斗,而且以自己的勇敢
行为鼓舞别人。这部小说从一个士兵的角度去描写战争,
突出战斗环境中个人的具体感受,带有印象主义色彩。
这种写法对20世纪的反战作家如海明威等发生过影响。
1896年,他去古巴采访,途中轮船遇到风暴。他根
据这次经历写成短篇小说《海上扁舟》(1898),细致地
描写了 4个人怎样在茫茫大海中挣扎与战斗,是美国短
篇小说中的一个名篇。1898年,他再次去古巴采访美西
战争。1900年因肺病死于欧洲。
《红色英勇勋章》插图
克莱恩也是一位诗人,曾发表过《黑骑者》(1895)
和《战争是仁慈的》(1899)两部诗集。他的诗写法自由,
不顾传统的音节和韵律,风格朴质简洁,常常通过寓言
式的意象提示生活的某个真理。近年来他的诗作受到重
视,评论界认为他与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同为美国现
代诗歌的先驱。
(董衡巽)
------------------------------------
Dengba
邓巴,PL
Paul Laurence Dunbar (1872~1906)
美国黑人诗人。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市。父亲曾
在肯塔基州当过奴隶。家境清贫,曾以开电梯谋生。1893
年自费印行第一部诗集 《橡树和常春藤》, 获得好评。
1895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大调和小调》,得到著名作家
威·迪·豪威尔斯的赞赏和推荐,因而成名。同年又出
版诗集《低微生活抒情》,在文学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1897年曾应邀去英国朗诵自己的诗歌。回国后,在国会
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不久即弃职从事诗歌与小说创作,成
为美国第一个著名的黑人专业作家。他的诗歌语言风趣,
其中有少数反映了黑人受到种族压迫与歧视而表现的哀
怨和不满。但为了取悦白人中产阶级读者,往往用田园
牧歌式的笔调描写南北战争前的南方,美化农场主,掩
饰白人农场主与黑奴的矛盾,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种植
园文学传统。
(张子清)
---------------------------------
Kaise
凯瑟,W
Willa Cather (1873~1947)
美国女作家。出生在弗吉尼亚州,幼时随父母迁居
到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1895年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
业,先后担任中学教员、记者和《麦克吕尔》杂志编辑。
1912年开始专事写作。她早期的作品受亨利·詹姆斯的
影响。后来听从女作家沙拉·奥纳·裘维特的劝告,以
自幼所熟悉的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创作富有地方特色
的作品。《哦,拓荒者们!》(1913)与《我的安东尼
亚》(1918)两部小说描写第一代东欧和北欧的移民与
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处理新旧文化冲突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情形。其中的女主人公坚毅、刚强
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沉沦的妇女》
(1923)写一个开发西部的实业家的妻子被投机商引诱而
走向堕落。《教授的住宅》(1925)写一个历史教授看不
惯崇拜金钱的家人,与一出身清寒的青年学者托姆·奥
特兰结成忘年之交。这两部作品反映了作者厌弃当时美
国流行的追求物质享受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后者写奥特
兰如何发现印第安人的古文化遗迹时,描景状物十分生
动,并且流露出作者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古印第安人
悬崖文化的赞赏,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她对现代物质文
明的鄙夷。
《我的安东尼亚》插图
凯瑟以后的作品进一步从北美洲的历史中发掘她所
想望的精神美。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7)中,她
歌颂了19世纪在新墨西哥印第安人中间传教的天主教神
父的献身精神。《莎菲拉与女奴》(1940)写南北战争前
弗吉尼亚一个白人妇女如何帮助一个女黑奴逃往加拿大
而获得了自由。这是凯瑟根据自己祖母的事迹写成的。
美国批评家麦克斯威尔□盖斯马尔指出,凯瑟是“平
等的社会结构中一个传统的贵族”,“工业社会中一个
重农作家”,“不断物质化的文明中一个精神美的捍卫
者”。她主张写“不带家具的小说”,反对叠床架屋的
细节描写。她的作品结构匀称,节奏舒缓从容,文字清
新优美。近年美国批评界认为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
小说家之一。
记张子清
我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青铜雕像,甚至比得上《掷铁饼者》和《大卫》!绑着绑腿的两条腿,粗壮,蕴着一种沉默中爆发的力。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站在一片翠绿掩映的树丛中。这是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绿叶在阳光下发亮,浓郁得像飘在天空的云。他就站在云朵上。“他多英俊呵!”和我一同靠近他的人,这样感叹。
他实在是英气逼人!张子清,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18岁毕业于湖南讲武堂的高材生,文武得兼,韬略齐备。 雕塑,定格了一个饱学博才、足智多谋的儒将风姿。从前和如今,张子清都让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由衷景仰。 这是中国革命历史性的时刻—— 在高高的山冈下,毛泽东微笑着向朱德招手,朱德快走近的时候,抢先几步,毛泽东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过去。 两位巨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使劲摇晃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深情。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井冈山大会师。 之前的接龙桥之北阻击战,为这次会师创造了有力条件。时任第一团团长的张子清,就是在指挥作战时受的伤。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左脚踝骨。弹头深深地嵌在骨肉里。 不久,伤口发炎,溃烂,流着黑紫的血。最后,他不得不住进了小井“红光医院”。 对此,毛泽东有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医院伤兵,其苦更甚”。 张子清的伤情一天天恶化。他忍着无可名状的疼痛,让医生用竹镊子去夹骨头里的弹头,夹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也取不出,子弹嵌得太紧太深了。 和他一起住在医院的800多名伤病员,全靠盐水消毒,青苔降温。好的时候,他能领到一包像小手指盖大小的硝盐,用于清洗伤口。 盐,多么奇缺之物。他每次领到它,都悄悄用油纸包起来。有几次,他的伤口疼得钻心,手就伸到了枕头下去取,摸了一下,两下,他终于又咬着牙将手缩了回来。 他一直用金银花水洗伤口,想把盐积攒起来。盐攒得越多,他的伤疼得越厉害,疼得夜里不能入睡。 1928年6月,红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又一批伤员住进医院。伤员骤然增多,医院断了盐,不少伤员伤情开始恶化。这时候,张子清把护士排长叫到身边:“我给你一样东西,但你一定要按我的意见去做。” 他反复叮嘱:“盐不多,一定要把重伤员的伤口洗一遍,有可能的话,再把所有伤病员的伤口洗一遍。” 此时,他自己的伤在恶化,不得不让医生用菜刀,割掉那些溃烂的皮肉。最后,他失去了一条和他一起翻山越岭的左腿。 那是用木工所用的锯截下的。青冷的刀锋进入他的躯体,先是肉,尔后是骨头。那声音,在听惯了枪炮声的人看来,似乎微弱。但锯齿,有如在人的心尖上拉来拉去。大“围剿”来了,张子清和伤势严重的红军官兵,被转移到山洞。井冈山上的大雪,奇迹般地下了40多天。他爬到洞口,抓把雪团解渴。在荒无人迹的山岭,度过了人生最寂寞、最苦难而又受到死亡威胁的日日夜夜。终于熬到了温暖的春天,洞口边,一棵野草发出嫩芽。他多么渴望生命的延续,甚至听到了山冈上疾走的脚步声。可是,病入膏肓的伤势,彻底吞噬了他原先雄健的肌体。有谁知道支撑张子清度过艰难岁月的是什么?可能是信念吧?!人不能没有信仰。而信仰又以国家、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崇高。以崇高信仰为支撑的信念,是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的。 1930年5月,最后的时刻到了。张子清拉住警卫员的手,泪水夺眶而出。他断断续续地倾诉对慈母、贤妻和爱女的眷念:“我……不行了……我死了,请……请你们一定……一定设法……转告我的母亲……” 母亲不相信儿子会死。十几年中,她天天盼儿子的信。临终时,老人嘱咐身边的人,如果儿子来信了,要送到她的墓里。妻子也不相信他会死,望穿秋水,等他归来。 站在这尊雕像前,我把目光向远处眺望又眺望,希望看到遥远的湖南桃江县坂溪乡风景村的村口,那里有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可我面前总是呈现一双女人眼睛,泪水在眼眶蓄积,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雕像无言。 山风阵阵,依稀传来他疾步如飞的脚步声,时近时远……
记伍若兰
她死于忠贞的爱情。多少年以后,当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问朱德:“提起伍若兰,你为什么显得那么消沉?不爱她吗?”
隔着一张小桌,他们相对而坐,烛光照着朱德多皱的面庞。他表情沉重,像是凝视着想像中的情景,然后,用沙哑的声音说:“……她后来被国民党抓住,折磨她很久,才砍下了头,悬挂在她家乡湖南长沙的大街上示众。”说完,朱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从回忆中挣脱出来。史沫特莱在著名的绝笔之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中这样记载:“他开始听说、后来又亲自见到一名女宣传队员,她在农民中真是无人不知,是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年龄只有25岁,演讲富有魄力、才智,大脚,体格非常健壮,头发挽在后面,黑黑的皮肤上有些麻点。她并不好看,可是一双大眼闪烁着智慧与果断的光辉。”雕塑园,仅有两位女性——贺子珍和伍若兰。她们并不是作为伟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冈山斗争主要***的身份站立在此。 凝眸雕像,你不会找不到美,因为你找的到真。 伍若兰在一次激烈的突围战斗中,腿部中弹被俘。那会儿,她已身怀六甲。 敌人对她施行了“吊打”、“踩杠子”、“灌辣椒水”等酷刑。敌首刘士毅说:“你已落在我们手上,只要你能自首,或公开声明一下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保你不死,还可给你官做!” 伍若兰坚贞不屈。也许,听到“朱德”的名字,一股热流涌进了她的心房。他是她的良师益友,是她心爱的丈夫,也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许,她还想起了朱德率领湘南起义时说的话,“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一个1917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她怒目痛斥道:“告诉你们的主子,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背叛***,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被绑往赣州卫府枪决。她的头颅被割下,悬挂在赣州城楼。 她,当时只有26岁,即将做孩子的母亲。没有人会听到婴儿的哭声。残忍的敌人剖开她的腹部,上面刺了6刀。那个小小的生命,是与她血肉相连的胎儿。晚年时的康克清,常常悲痛地回忆这段往事,她对儿孙们说:“伍若兰的牺牲给我的震动很大,因为她是我参加红军后牺牲的第一个女同志,又是我们妇女组的骨干,有许多优秀的好品德”;“伍若兰给我留下至今难忘的印象……”您奉献的远远胜过一个女人,您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在伍若兰和贺子珍的雕像前,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写下这样的文字:“她们面若桃花美丽,笑若繁星灿烂。贺子珍在峥嵘岁月中共失去6个孩子,而伍若兰惨遭杀害。作为女性,有什么比做母亲更让她们向往?作为母亲,有什么比得上孩子更令她们骄傲?可在信仰面前,这样的向往和骄傲都被忧伤地舍弃了。”她死于忠贞的爱情。一种超乎个人生命之上的崇高爱情,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伍若兰倒下的时候,是一个雪花漫舞的冬日。 在更早的一些时候,离井冈山不远的庐山上,一个著名的美国传教士的女儿,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早晨攀上她家屋后的山岭,采摘回来一大把鲜花,然后插在花瓶里,从不间断。 多年过后,这个以写中国民间生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回忆幸福如斯的童年时,清楚地记得,她最喜欢采摘的是紫萁和百合。但有一种**的百合,她却从不采摘。因为,这种百合的花期只有一天,她心疼它生命的短暂。朱德一生都酷爱兰花,留下了“唯有兰花香正好”的诗句。 1962年春,他以76岁高龄回到阔别了33年的井冈山。刚落下脚,就急切地问井冈山的同志:“我记得有一个地方,遍地长着兰花,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他手拄拐杖,到处寻找兰花。在经过一片茂密的林子时,远处飘来了一阵阵清香。他激动地说:“是这里,是这里!”兰花无风自吹香。他蹲下身来,细细地看着那些开着小白花的井冈山九节兰。他采了几瓣,放在鼻子前闻了又闻,说:“清香扑鼻啊!”
记王尔琢
他化作了一块石头。一块活的石头,汉白玉和花岗岩里有他奔突的血。
这是特殊材料打凿的人! 王尔琢和许多战友一样,牺牲在生命最灿烂的年华。那年,他25岁。 在井冈山59位担任过各种重要职务的先烈中,有90%以上是20多岁的青年。何挺颖24岁,张子清29岁,宛希先23岁,邓家海29岁,刘真27岁,王佐25岁,邓贞贤21岁……法国文豪雨果说:“每当人间英雄逝去时,我们都会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永远不会熄灭。”我长久地注视着雕像,尔后,我听到了轰鸣的响声。王尔琢之死,死得悲壮惨烈。他不是死于敌手,而死于他昨日的同乡、战友,又被他视如兄弟的叛徒之手。他是28团二营营长袁崇全。这个地主家的阔少爷,受不了井冈山的艰苦生活,一心想脱离红军,投靠赣敌刘士毅部,以图升官发财。 1928年夏,红军在湘赣边界遭受了著名的“八月失败”。同那些悲观失望的人一样,袁崇全认定“井冈山红旗打不了多久”。 8月28日,袁崇全率部投敌。闻讯,红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王尔琢,骑上马就去追赶。他高声喊话,劝二营的士兵们回来。黑夜中,袁崇全恼羞成怒,举枪扫来一梭子,王尔琢当场倒在血泊中。他一直坚信能把袁崇全唤回来。倒下的那一刻,一定在心里默念:“我是他们的团长,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他的心纯得像水晶。在此之前的1927年4月初,王尔琢曾率军打到了上海外围。有一天,蒋介石的两个亲信,携带蒋的亲笔信来先遣军司令部找王尔琢。说如果他听命于蒋先生,就正式委任他为军长。王尔琢看了信,放声大笑,笑得十分响亮:“一个军长太小了,应该给我一个军阀,一个大军阀!”8月28日那天,他是顶着横飞的弹雨向前走去的。子弹打在脚前的地上,发出一连串“啾、啾、啾”的声响,卷起一道道烟尘。他仍义无反顾地朝前走……“砰砰”,两颗子弹射进他宽厚的胸膛。他倒在布满石头的地上,过于坚硬的石头,一定硌疼了他的脊背。可是他已经全然感觉不到疼,他进入了一片殷红。 在他倒下的时候,受蒙蔽的官兵,整整齐齐回到了革命队伍。有人说,原以为只有穷才革命,只有走投无路才造反,井冈山的革命都是穷苦的农民揭竿而起,但和王尔琢一样的许多青年俊杰,他们有的来自黄埔一期、黄埔四期、黄埔六期,有的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师范……他们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不屑于蒋介石的高官厚禄,追随革命参加了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到底为什么?为什么? 1928年10月,红四军在宁冈会师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万分痛惜,含泪写下了一副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据说,毛泽东一生只为3个人开过追悼会。一个张思德,一个王尔琢,另一个是陈毅。朱德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只流过两次泪。第一次是爱妻伍若兰牺牲,第二次是哭挚友王尔琢。骁勇善战、才华横溢的一代青年战将王尔琢,曾慨然明誓:“革命不成功,不刮胡子,不理发。”为此,他得了个军中“美髯公”的称号。今天,中国革命终于成功,我面前的他,化作了一块晶莹的石头——他已经是一头漂亮的中分发型。 与王尔琢感情甚笃的肖克将军,当年因身负重伤,未能参加追悼会。一直到晚年退居二线,才了却心愿。茫茫原野,一座不起眼的墓,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掩面而泣,老泪纵横……常怀诗情的将军,一字一顿地吟诵:智勇双全震赣湘,为除叛逆以身戕;时逾半纪临君墓,如见英姿焕大荒。(《谒王尔琢墓》)鲁迅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王尔琢是活着的。
记何长工
看到军旗,我就想到了你。高大的身姿,屹立园中,有一种玉树临风之美。何长工,这名字配他!
在井冈山斗争中,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设计军旗,改编王佐和袁文才所部,坚守井冈山……为革命,他丢了一条腿,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惨遭杀害。这样一个名字,容易让人以为他是长工出身。其实,他早年漂洋过海,赴法留学,能文能武。“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悬出重赏,四处通缉捉拿他,他不得已改名隐蔽。毛泽东根据他曾在北京长辛店铁路工厂做过工,就为他起了“长工”这个名。“为革命打‘长工’嘛!”毛泽东爽朗地笑着,对他说。 我想像着那个激情澎湃的前夜。中央指令传来:秋收起义要亮出工农自己的旗帜!前敌委员会指派何长工与师参谋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设计制作军旗。何长工以留法期间见过的前苏联红军军旗,提出设计方案。那草图不知今存何处?它只是一页方纸吗?上面的线条和色彩,绘出了一支人民军队有关使命的基因图谱。我想像何长工用手抚摩闪着红光的军旗,一针一线将**的五角星、镰刀和斧头缀在上面的情景。那一刻,他把忠诚和智慧抽成丝,也织进了伟大的旗帜上。 据说,军旗图样确定后,修水县城的数十名裁缝纷纷请缨,义务承担军旗的缝制任务,布店老板无偿献出红布料。几天几夜,100面崭新的军旗诞生了。她们鲜艳而蓬勃的生命,正静静等待着,等待着走进风雨雷电,刺破黑暗浓积的苍穹。1927年9月9日,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在修水县城升起。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 何长工沿着秋收起义的崎岖山径,从历史的尘烟中走来。他一定看见鲜红的军旗鲜红依然,正伴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铿锵誓言,猎猎飘扬。 何长工常常对人说:“我们当时要打仗之前,互相之间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牺牲了’。另外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 壮士一去不复回。然而他们的生命并未真正消逝,而在另一种形式里犹然可见,就像雕塑。这是崇高的另一种存在;这是精神的另一片天空。 晚年时候,何长工重回井冈山。他缓步走进雕塑园,默默地看着,不知不觉眼角流出了泪水。恍惚间,那些英烈复活了,他已忘记生与死的界线,仿佛回到了从前。少顷,他哽咽地问身边的人:“这里怎么没有我呵?”陪同他的人说:“他们都是不在世的。” 何长工沉默良久……多年过后,他如愿站在了战友的中间。他和他们一起,筑成了一道高山仰止的至美风景。 歌德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应当就是指像何长工这样的人。“为人民扛一辈子长工”。一个平凡的名字,让一些人羞愧,让一些人奋进。大凡有山必有庙。来井冈山的人,都会惊奇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却不见一座寺庙。当地百姓说,井冈山的人民只相信***。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几十年不变地让人们的信仰,如此忠贞不渝,如此坚定不移,如此百折不挠!“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人说你五千八百尺,我说你天下第一山!”在精神的天空,永远闪烁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八一”军旗上飞扬的理想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