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名字的好坏并不能直接看出,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古人取名字更是会引经据典,虽然到了现代社会大家给宝宝取名字都变得随意很多了,但是负责人的家长依然会给宝宝取一个好听有寓意的名字,毕竟好的名字可以影响个人的运势、性格、健康等等多个方面,这点是大家不得不去重视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简单大气的霍姓评分最高的名字大全男女总版。
2022年简单大气的霍姓评分最高的男孩名字大全
霍这个姓氏在我国还是比较有名的,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霍去病这位大将军,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姓霍,在2022年出生的虎宝宝如果是男孩的话,姓霍还是比较好取名字的,可以结合宝宝的生辰八字来取名,而且还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数理意义的文字,比如霍晓乙、霍恒晨、霍建威等等。
2022年简单大气的霍姓评分最高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2年出生的虎宝宝如果是女孩子的话,姓霍取名也是比较容易的,这一年出生的女宝取名字需要注意一下带有孤独运的数理意义的文字,不然后面就会影响女孩子的婚姻幸福,除了这个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一下名字里面不要使用那些生僻字,虽然含义比较深但是往往大家都是不了解的,直接取个简单大气的名字反而更好,比如霍静琪、霍晓良等等。
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取名都要遵从好听有寓意这个原则,尽量选择简单好记的文字,这样对宝宝以后的发展也是有诸多好处的。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http://wwwadxqdcom/qiming/
三国人物大全(魏)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曹操 孟德 155~220 沛国谯县 丞相 魏王 追魏太祖武皇帝
曹丕 子桓 187~226 沛国谯县 魏文帝
曹睿 元仲 205~239 沛国谯县 魏明帝
曹芳 兰卿 232~274 沛国谯县 齐王
曹髦 彦士 241~260 沛国谯县 高贵乡公
曹奂 景明 246~302 沛国谯县 魏元帝
曹仁 子孝 168~223 沛国谯县 大司马 假节 陈侯
曹洪 子廉 169~232 沛国谯县 骠骑将军 特进 乐城侯
曹纯 子和 170~210 沛国谯县 虎豹骑督 高陵亭侯
曹真 子丹 ?~230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休 文烈 ?~228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爽 昭伯 ?~249 沛国谯县 大将军
曹植 子建 192~232 沛国谯县 征虏将军 陈王 (曹操之子)
曹昂 子修 ?~197 沛国谯县 丰王 (曹操之子)
曹彰 子文 ?~223 沛国谯县 任城王 (曹操之子)
曹冲 仓舒 196~208 沛国谯县 邓王 (曹操之子)
曹羲 ?~249 沛国谯县 中领军 安乡侯
(曹真之子)
曹训 ?~249 沛国谯县 武卫将军 列侯
(曹真之子)
曹彦 ?~230 沛国谯县 散骑常侍 列侯
(曹真之子)
夏侯渊 妙才 ?~219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假节 博昌亭侯
夏侯敦 元让 157~220 沛国谯县 大将军 高安乡侯
夏侯茂 子林 沛国谯县 镇东将军 假节 关内侯(夏侯敦之子)
夏侯衡 伯权 沛国谯县 安宁亭侯
夏侯霸 仲权 ?~261 沛国谯县 魏右将军征蜀护军 蜀车骑将军
夏侯称 叔权 沛国谯县
夏侯威 季权 沛国谯县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夏侯荣 幼权 207~219 沛国谯县
夏侯惠 稚权 沛国谯县 乐安太守 关内侯
夏侯和 义权 沛国谯县 光禄勋 乡侯
夏侯尚 伯仁 ?~225 沛国谯县 征南大将军 荆州牧 昌陵乡侯
夏侯玄 太初 209~254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太常
司马懿 仲达 179~251 河内温县 太傅 晋宣帝
司马师 子元 208~255 河内温县 晋景帝
司马昭 子上 211~265 河内温县 大将军 晋王 追文皇帝
钟会 士季 225~264 颍川长社 司徒 假节 都督关中诸军事 县侯
邓艾 士载 ?~264 义阳棘阳 太尉 邓侯
羊祜 叔子 221~278 泰山南城 征南大将军 南城侯
杜预 元凯 222~284 京兆杜陵 镇南大将军 当阳县侯
王浚 士治 206~285 弘农湖县 镇军大将军 襄阳县侯
唐彬 儒宗 234~294 鲁国邹县 前将军 西戎校尉 雍州刺史 使持节 上庸县侯
郭淮 伯济 ~255 太原阳曲 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都督 假节 阳曲侯 追赠大将军
许褚 仲康 谯国谯县 武卫将军 牟乡候
典韦 ~197 陈留己吾 武猛校尉
张辽 文远 169~222 雁门马邑 前将军 征东将军 晋阳侯
臧霸 宣高 泰山华县 执金吾 特进 良成侯
鲜于辅 幽州渔阳 虎牙将军 特进 昌县亭侯
徐质 ?~254 讨蜀护军
徐晃 公明 ~227 河东杨县 右将军 假节 阳平侯
王基 伯舆 190~261 东莱曲城 司空 征南将军 东武侯
文聘 仲业 177~226 南阳宛县 江夏太守 后将军 新野侯
张郃 儁乂 ?~231 河间鄚县 征西车骑将军
胡遵 ?~256 安定临泾 卫将军 阴密侯 追赠车骑将军
孙观 仲台 兖州泰山 振威将军 青州刺史 假节 吕都亭侯
吕虔 子恪 兖州任城国 威虏将军 徐州刺史 万年亭侯
乐进 文谦 ~218 阳平卫国 右将军
于禁 文则 ~221 泰山钜平 左将军安远将军 益寿亭侯
朱灵 文博 冀州清河 后将军 高唐亭侯
车胄 ?~199 徐州刺史
车骑将军
徐邈 景山 172~249 燕国蓟县 凉州刺史
李通 文达 168~209 江夏平春 汝南太守 都亭侯
孙礼 德达 180~250 涿郡容城 司空 大利亭侯
陈骞 休渊 201~281 广陵东阳 安东将军 车骑将军
申仪 楼船将军 魏兴太守 真乡侯
申耽 义举 怀集将军 员乡侯
庞德 令明 ~219 南安狟道 立义将军 关门亭侯
庞会 南安狟道 中尉将军 临渭乡侯
李典 曼成 山阳巨鹿 破虏将军
吕昭 子展 兖州东平 镇北将军
阎柔 广阳 度辽将军
贾逵 梁道 180~234 河东襄陵 建威将军 阳里亭侯
田豫 国让 171~252 渔阳雍奴 太中大夫 长乐亭侯
秦朗 元明 198~? 新兴 骁骑将军 给事中
王双 子全 ?~228 陇西狄道 虎威将军
前部大先锋
高览 ~201 偏将军 东莱侯
郭嘉 奉孝 170~207 颍川阳翟 军师祭酒 洧阳亭侯
贾诩 文和 147~224 武威姑臧 太尉 魏寿亭侯
蒋济 子通 ?~249 楚国平阿 太尉 昌陵亭侯
满宠 伯宁 162~242 山阳昌邑 太尉 昌邑侯
辛敞 泰雍 颖川阳翟 卫尉 颍乡侯
程昱 仲德 141~220 东郡东阿 卫尉 安乡侯
钟繇 元常 151~230 颍川长社 太傅 定陵侯
华歆 子鱼 157~231 平原高唐 太尉 御史大夫 司徒 安乐乡侯
王朗 景兴 152~228 东海郯县 司徒 兰陵侯
王肃 子雍 ?~265 东海郯县 中领军 散骑常侍 兰陵侯
追赠卫将军
贾充 公闾 217~282 河东襄陵 太尉 太子太保 录尚书事 鲁郡公
追赠太宰
杜畿
伯侯 163~224 尚书仆射 丰乐亭侯 追赠太仆
杜袭 子绪 太中大夫 平阳乡侯
追赠少府
傅嘏 兰石 208~255 雍州北地泥阳 尚书仆射 阳乡侯
追赠太常
毛玠 孝先 陈留平丘 尚书仆射
杨彪 文先 142~225 弘农华阴 光禄大夫 临晋侯
刘劭 孔才 广平邯郸 散骑常侍 关内侯 追赠光禄勋
山涛 巨源 205~283 河内怀县 右仆射 光禄大夫 侍中 新沓伯 追赠司徒
郭修 孝先 ?~253 凉州西平 中郎 追长乐乡侯
王戎 浚冲 234~305 琅琊临沂 司徒 安丰县侯
韩暨 公至 159~238 南阳堵阳 司徒 南乡亭侯
董昭 公仁 152~232 济阴定陶 司徒 乐平侯
陈矫 季弼 ?~237 广陵东阳 司徒
荀攸 公达 157~214 颍川颍阴 尚书令 陵树亭侯
荀彧 文若 163~212 颍川颍阴 侍中 守尚书令
荀顗 景倩 205~289 颍川颍阴 太子太傅 侍中 太尉 临淮公
(荀彧之子)
温恢 曼基 太原祁县 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
张既 德容 170~223 冯翊高陵 凉州刺史 西乡侯
李立 建贤 幽州涿郡 荆州刺史
刘馥 元颖 ?~208 沛国相县 扬州刺史
刘晔 子扬 淮南成德 太中大夫 东亭侯
孔融 文举 153~208 鲁国 太中大夫
孟建 公威 豫州汝南 征东将军
凉州刺史
卫瓘 伯玉 220~291 河东安邑 司空 太保
陈登 元龙 169~207 下邳淮浦 伏波将军
东城太守
华表 伟容 204~275 平原高唐 太中大夫
观阳伯
杨济 文通 弘农华阴 太子太傅
张华 茂先 232~300 范阳方城 右光禄大夫 侍中 中书监 壮武郡公
裴秀 秀彦 224~271 河东闻喜 司空 钜鹿公
高堂隆 升平 ~237 泰山平阳 光禄勋 关内侯
蒯越 异度 ?~214 南郡延中庐 光禄勋 (蒯通之后)
杨阜 义山 天水郡冀县 少府 关内侯
李丰 宣国 ?~254 冯翊东县 中书令
徐奕 季才 ~219 徐州东莞 谏议大夫
邢颙 子昂 ~223 河间鄚县 太常 关内侯
薛悌 孝威 兖州东郡 尚书
鲍勋 叔业 ~226 泰山平阳 宫正
冯紞 少胄 冀州安平 侍中 散骑常侍
许攸 子远 荆州南阳 将军
陈群 长文 ?~236 颍川许昌 司空
陈泰 玄伯 ?~260 颍川许昌 尚书左仆射 镇军将军
何晏 平叔 190~249 南阳宛县 侍中尚书
刘靖 文恭 ?~254 沛国相县 镇北将军 (刘馥之子)
丁仪 正礼 ?~220 豫州沛郡 右刺奸椽
丁廙 敬礼 ?~220 豫州沛郡 黄门侍郎
向秀 子期 ?~275 河内怀县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管宁 幼安 158~241 北海朱虚 不仕
杨修 德祖 175~219 弘农华阴 丞相主簿
刘桢 公干 ~217 东平 丞相掾属
傅干 彦材 凉州北地 丞相仓曹属
石韬 广元 豫州颍川 御史中丞
蒋干 子翼 扬州九江 幕僚
管辂 公明 209~256 冀州平原 少府丞
杜夔 公良 司州河南 太乐令 协律都尉
王粲 仲宣 177~217 山阳高平 侍中
徐干 伟长 170~217 北海郡 司空 军师祭酒掾属 五官将文学
陈琳 孔璋 156~217 广陵射阳 军谋祭酒 典记室
阮咸 仲容 陈留尉氏 散骑侍郎 始平太守
阮瑀 元瑜 165~212 陈留尉氏 仓曹掾属
阮籍 嗣宗 210~263 陈留尉氏 步兵校尉
应玚 德琏 ?~217 南顿县 五官中郎将文学 司空掾
嵇康 叔夜 223~262 谯国铚县 中散大夫
刘伶 伯伦 沛国 建威参军
三国人物大全(蜀)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刘备 玄德 161~223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昭烈帝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禅 公嗣 207~271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后主魏安乐公
刘永 公寿 幽州涿郡涿县 蜀甘陵王
魏奉车都尉 乡侯 刘备之子
刘禅之弟
刘理 奉孝 ?~224 幽州涿郡涿县 安平王
刘谌 ?~263 幽州涿郡涿县 北地王 刘禅第五子
诸葛亮 孔明 181414~234828 徐州琅邪阳都 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号:卧龙
武乡侯
庞统 士元 179~214 荆州襄阳 军师中郎将 号:凤雏
追赐关内侯
关羽 云长 162~219 司州河东解良 前将军 假节钺 汉寿亭侯
张飞 翼德 167 ~ 221 幽州涿郡涿县 车骑将军 司隶校尉 假节 西乡侯
阆中牧
赵云 子龙 168 ~229 冀州常山真定 镇军将军 永昌亭侯
马超 孟起 176~222 司州扶风茂陵 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犛乡侯
黄忠 汉升 148~220 荆州南阳 后将军 关内侯
姜维 伯约 202~264 凉州天水 大将军 凉州刺史 假节 平襄侯
魏延 文长 174~234 荆州义阳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 凉州刺史 假节 南郑侯
马岱 司州扶风茂陵 平北将军 陈仓侯
关兴 安国 ~234 并州河东解良 侍中 中监军 汉寿亭侯
张苞 197 ~231 幽州涿郡涿县 西乡侯
关平 178~219 并州河东解县
廖化 元俭 190~264 荆州襄阳中卢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张翼 伯恭 ?~264 益州犍为武阳 左车骑将军 冀州刺史 假节 都亭侯
王平 子均 ?~248 益州巴西宕渠 镇北大将军前监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陈到 叔至 ?~230 豫州汝南 征西将军 永安都督 亭侯
吴懿 子远 166~237 兖州陈留 车骑将军 雍州刺史 假节 济阳侯
吴班 元雄 ~234 兖州陈留 骠骑将军 假节 绵竹侯
李严 正方 ~234 荆州南阳 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胡济 伟度 荆州义阳 右骠骑将军 兖州刺史 假节 成阳亭侯
蒋斌 ?~264 荆州零陵湘乡 绥武将军 汉城护军 安阳亭侯
(蒋琬之子)
诸葛瞻 思远 226~263 徐州琅邪阳都 行都护 卫将军 平尚书事 武乡侯
罗宪 令则 218~270 荆州襄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马忠 德信 ?~249 益州巴西阆中 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李恢 德昂 ?~231 建宁俞元 安汉将军 建宁太守 汉兴亭侯
刘敏 荆州零陵泉陵 左护军 扬威将军 云亭侯
邓芝 伯苗 163~251 荆州义阳新野 尚书令 车骑将军 假节 阳武亭侯
(汉司马邓禹之后)
张嶷 伯岐 ?~254 巴西南充国 荡寇将军 关内侯
高翔 右将军 玄乡侯
辅匡 元弼 荆州襄阳 右将军 中乡侯
阎宇 文平 荆州南郡 右大将军
句扶 孝兴 益州巴西汉昌 左将军 宕渠侯
向宠 巨违 ?~240 荆州襄阳宜城 中领军 都亭侯
刘琰 威硕 ?~234 荆州豫州鲁国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都乡侯
赵统 常山真定 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 永昌亭侯
杨戏 文然 ?~261 犍为武阳 护军监军 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诸葛乔 伯松 204~228 徐州琅邪阳都 驸马都尉 (诸葛瑾子)
刘邕 南和 荆州义阳 后将军 监军 关内侯
邓方 孔山 ?~222 南郡 安远将军 庲降都督
霍弋 绍先 南郡枝江 南中都督 列侯
李球 ?~263 建宁俞元 羽林右部督
赵累 ?~219 都督
黄权 公衡 ?~240 巴西阆中 蜀镇北将军 魏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傅佥 ?~263 荆州义阳 关中都督
刘封 192~220 荆州长沙 副军将军
霍峻 仲邈 177~217 南郡枝江 梓潼太守 裨将军
冯习 休元 南郡 领军
张南 文进
刘巴 子初 182~222 零陵烝阳 尚书令
吕乂 季阳 ?~251 荆州南阳 尚书令
黄崇 ?~263 巴西阆中 尚书郎
张遵 ?~263 幽州涿郡 尚书
陈式 ?~231 巴西安汉 将军
严颜 ?~219 巴郡临江 太守 宾客
徐庶 元直 ?~约232 颍川郡 右中郎将 御史中丞
蒋琬 公琰 ?~246 零陵湘乡 行都护 领益州刺史 大将军 录尚书事 假节 安阳亭侯
费祎 文伟 ?~253 江夏鄳县 大将军 录尚书事
领益州刺史 成乡侯
董厥 龚袭 荆州义阳 相国参军 散骑常侍 南乡侯
陈祗 奉宗 ?~258 豫州汝南 镇军将军 侍中 尚书令 列侯
李福 孙德 梓潼涪县 前监军 大将军司马 平阳亭侯
法正 孝直 175~220 司州扶风郿县 尚书令 护军将军
宗预 德艳 ?~264 荆州南阳安众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向朗 巨达 ?~247 荆州襄阳宜城 左将军 长史 显明亭侯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 屯骑校尉 丞相长史 平阳亭侯
费观 宾伯 江夏鄳县 振威将军 都亭侯
孙乾 公佑 北海营陵 秉忠将军
简雍 宪和 涿郡 昭德将军
糜竺 子仲 东海郡朐县 安汉将军
来敏 敬达 165~261 荆州义阳新野 执慎将军
伊籍 机伯 兖州山阳郡 昭文将军
左将军从事中郎
杨洪 季休 ?~228 益州犍为武阳 蜀郡太守 越骑校尉 关内侯
张裔 君嗣 ?~230 蜀郡成都 辅汉将军 丞相长史
董允 休昭 ?~246 南郡枝江 侍中 尚书令
卫继 子业 ?~264 汉嘉严道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李撰 钦仲 梓潼涪县 中散中大夫 右中郎将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 巴郡太守 主簿
谯周 允南 200~270 巴西西充国 蜀光禄大夫 晋散骑常侍
张绍 幽州涿郡 蜀侍中 晋尚书仆射 列侯 (张飞之子)
邓良 荆州义阳新野 蜀驸马都尉 晋广汉太守 蜀阳武亭侯
(邓芝之子)
郤正 令先 ?~278 河南偃师 蜀秘书令
晋巴西太守
廖立 公渊 武陵临沅 长水校尉
王甫 国山 ?~222 益州广汉郪县 荆州议曹从事
杨仪 威公 ?~235 荆州襄阳 中军师
费诗 公举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杜微 国辅 梓潼涪县 谏议大夫
五梁 德山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五官中郎将
刘豹 议郎 阳泉侯
向举 议郎 青衣侯
尹默 思潜 ?~234 梓潼涪县 太中大夫
董和 幼宰 南郡枝江 掌军中郎将
许靖 文休 149~222 汝南平舆 司徒
马良 季常 187~222 襄樊宜城 侍中
王谋 元泰 益州汉嘉 太常 关内侯
杜琼 伯瑜 ?~250 益州蜀郡成都 太常
秦宓 子敕 ?~226 益州广汉绵竹 大司农
孟光 孝裕 司州河南洛阳 大司农
许慈 仁笃 荆州南阳 大长秋
何宗 彦英 益州蜀郡郫县 大鸿胪
韩冉 ?~221 军谋掾
周群 仲直 益州巴西阆中 儒林校尉
陈震 孝起 ?~235 荆州南阳 尚书令
程畿 季然 益州巴西阆中 从事祭酒
樊建 长元 荆州义阳 给事中
殷观 孔休 别驾从事
陈寿 承祚 223~297 益州巴西安汉 太子中庶子
孟达 子度 ?~228 司州扶风 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 新城太守 平阳亭侯
射援 文雄 司州扶风 从事中郎
射坚 文固 司州扶风 蜀郡太守
李密 令伯 224~287 益州犍为武阳 汉中太守
吕凯 季平 ?~225 益州永昌不韦 云南太守 阳迁亭侯
庞宏 巨师 荆州襄阳 涪陵太守 关内侯
王伉 益州蜀郡 永昌太守 亭侯
马谡 幼常 190~228 荆州襄阳宜城 越希太守
彭羕 永年 184~220 益州广汉 江阳太守
黄皓 中常侍 奉车都尉
三国人物大全(吴)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孙权 仲谋 182~252 扬州吴郡富春 东吴大帝
孙亮 子明 243~260 扬州吴郡富春 会稽王
孙休 子烈 235~264 扬州吴郡富春 吴景帝
孙皓 元宗 242~284 扬州吴郡富春 乌程侯
孙坚 文台 154~191 扬州吴郡富春 破虏将军 豫州刺史 乌程侯
孙策 伯符 175~200 扬州吴郡富春 讨逆将军 会稽太守 吴侯
孙和 子孝 224~253 扬州吴郡富春 南阳王 追谥文皇帝
孙邵 长绪 163~225 青州北海 丞相 威远将军 阳羡侯
孙峻 子远 219~256 扬州吴郡富春 丞相 大将军 督中外诸军事 假节 富春侯
顾雍 元叹 168~243 扬州吴郡吴县 丞相 平尚书事 醴陵侯
陆逊 伯言 183~245 扬州吴郡吴县 上大将军 右都护 丞相 昭侯
步鹭 子山 177~248 临淮淮阴 丞相 临湘侯
滕胤 承嗣 ?~256 丞相 大司马 都亭侯
张悌 巨先 236~280 荆州襄阳 丞相
周瑜 公瑾 175~210 庐江舒县 偏将军 南郡太守
鲁肃 子敬 172~217 临淮东城 横江将军 汉昌太守
吕蒙 子明 178~220 汝南富陂 左护军 虎威将军 南郡太守 孱陵候
孙韶 公礼 188~241 扬州吴郡富春 镇北将军 假节 幽州牧
孙桓 叔武 198~222 扬州吴郡富春 建武将军 丹徒侯
孙静 扬州吴郡富春 昭义中郎将
孙瑜 仲异 177~215 扬州吴郡富春 奋威将军 丹杨太守
孙皎 叔朗 ?~219 扬州吴郡富春 征虏将军
孙贲 伯阳 ?~218 扬州吴郡富春 豫章太守 征虏将军 都亭侯
孙翊 叔弼 184~204 扬州吴郡富春 丹杨太守
朱然 义封 182~249 丹杨故鄣 大都督 左大司马 右军师 兖州牧 当阳侯
全琮 子璜 198~249 扬州吴郡钱唐 右大司马 左军师 徐州牧 钱唐侯
程普 德谋 右北平土垠 荡寇将军 江夏太守
甘宁 兴霸 163~222 巴郡临江 西陵太守 常胜将军 折冲将军
周泰 幼平 九江下蔡 汉中太守 奋威将军 平虏将军 陵阳侯
蒋钦 公奕 ?~220 九江寿春 右护军 荡寇将军 西部都尉 讨越中郎将
丁奉 承渊 ?~271 庐江安丰 右大司马 安丰侯
徐盛 文向 ?~227 琅琊琅邪莒 安东将军 芜湖侯
潘璋 文珪 ?~234 东郡发干 右将军 溧阳侯
诸葛靓 仲思 琅邪阳都 右将军
留赞 正明 183~255 会稽长山 左将军 左护军
施绩 公绪 ?~270 扬州丹杨故鄣 上大将军 左大司马
吕岱 定公 161~256 广陵海陵 大司马 都乡侯
朱治 君理 156~224 丹阳故鄣 吴郡太守 安国将军 毗陵侯
鲁淑 217~272 临淮东城 昭武将军 假节 夏口督 都亭侯
虞汜 世洪 ?~258 会稽余姚 交州刺史 冠军将军 馀姚侯
贺齐 公苗 ?~227 会稽山阴 后将军 徐州牧 假节 山阴侯
张承 仲嗣 177~244 徐州彭城 奋威将军 卫尉 豫章太守 都乡侯
钟离牧 子干 会稽山阴 前将军 武陵太守 假节(汉鲁相意七世孙) 都乡侯
太史慈 子义 166~207 青州东莱黄县 建昌都尉
韩当 义公 153~223 辽西令支 昭武将军 冠军太守
沈莹 ?~280 左将军 丹杨太守
黄盖 公覆 零陵泉陵 武陵太守 偏将军
祖茂 大荣 ?~190 扬州吴郡富春 将军
凌统 公绩 189~237 扬州吴郡馀杭 偏将军
董袭 元代 ?~216 会稽余姚 偏将军
陈武 子烈 ?~215 庐江松滋 偏将军
吕范 子衡 ?~228 汝南细阳 前将军 扬州牧 假节 追赠大司马 南昌侯
步阐 仲思 ?~272 临淮淮阴 卫将军 仪同三司 侍中 假节 交州牧 宜都公
步玑 ?~272 临淮淮阴 左将军 散骑常侍 庐陵太守 江陵侯
楼玄 承先 沛郡蕲县 散骑中常侍 大司农 会稽太守 宫下镇禁中候
张昭 子布 156~236 徐州彭城 辅吴将军 文侯
张休 叔嗣 徐州彭城 扬武将军 娄侯
华核 永先 扬州吴郡武进 东观令 领右国 史徐陵亭侯
胡综 伟则 183~243 汝南固始 偏将军 左执法 领辞讼 乡侯
陆抗 幼节 226~274 吴郡吴县华亭 大司马 荆州牧
阚泽 德润 170~243 会稽山阴 太子太傅 领中书 都乡侯
是仪 子羽 北海营陵 尚书仆射 鲁王傅 都乡侯
桓阶 伯绪 ?~221 长沙临湘 太常 安乐乡侯
全尚 子真 吴郡钱塘 太常 卫将军 永平侯
潘浚 承明 ?~239 武陵汉寿 太常 假节 刘阳侯
顾谭 子默 205~246 扬州吴郡吴县 太常 平尚书事
士燮 威彦 137~226 苍梧广信 卫将军 交址太守 龙编侯
朱据 子范 184~250 扬州吴郡吴县 骠骑将军 新都郡丞 云阳侯
陆景 士仁 249~280 扬州吴郡吴县 偏将军 中夏督 毗陵侯
骆统 公绪 193~228 会稽乌伤 偏将军 濡须督 新阳亭侯
严畯 曼才 彭城 都尉 从事中郎 尚书令
诸葛诞 公休 206~258 豫州琅邪阳都 大司徒 骠骑将军 青州牧 寿春侯
诸葛瑾 子瑜 174~241 豫州琅邪阳都 大将军 豫州牧
诸葛恪 元逊 203~253 豫州琅邪阳都 太傅
陆绩 公纪 187~218 扬州吴郡吴县 偏将军 郁林太守
张纮 子纲 152~211 徐州广陵 长史
张温 惠恕 193~228 扬州吴郡吴县 辅义中郎将
虞翻 仲翔 164~233 会稽余姚 骑都尉
刘基 敬舆 181~229 东莱牟平 光禄勋
程秉 德枢 汝南南顿 太子太傅
薛综 敬文 ?~243 沛郡竹邑 太子太傅
吾粲 孔休 扬州吴郡乌程 太子太傅
瓦岗寨的排名:
1、大哥:魏征,字直成,是瓦岗山的丞相。
2、二哥:秦琼,字叔宝;兵器是虎头锫棱金装锏,虎头皂金枪,金纂提炉枪;坐骑是黄骠马,职务瓦岗山元帅。
3、三哥:徐勣,字茂公,又字懋功,瓦岗山军师。
4、四哥:程咬金,字义贞,八卦宣花斧,铁甲枣骝驹,瓦岗山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5、五哥:单通,字雄信,金钉枣阳槊,闪电乌龙驹,瓦岗山五虎上将,人称“赤发灵官”。
6、六哥:王宣,字君可,青龙刀,枣红马,瓦岗山五虎上将,人称“大刀美髯公”。
7、七哥:尤通,字俊达,五股托天叉、日月朝天刀,瓦岗八彪之首,人称“铁面判官”。
8、八哥:王勇,字伯当,金背七星刀、弓箭,瓦岗山五虎上将,人称“拼命三郎”。
9、九哥:谢科,字映登,金乌枪,后羿神弓,瓦岗五虎将,人称“神射将军”。
10、十哥:杜义,字文忠,玉顶红;北平府中军官,隋唐好汉,在贾家楼结义,人称“金眼雕”。
11、十一哥:史大奈, 北平府人,绰号“大肚子天王”。
12、十二哥:张公瑾,北平旗牌长,人称“锦衣太保”。
13、十三哥:白显道,北平棋牌官,人称“霹雳火”。
14、十四哥:屈突通
15、十五哥:屈突盖
16、十六哥:尚青山
17、十七哥:夏玉山
18、十八哥:尉迟南
19、十九哥:尉迟北
20、二十哥:唐万仁
21、二十一哥:唐万义
22、二十二哥:贾闰甫,贾柳店掌柜。
23、二十三哥:柳周臣,贾柳店掌柜。
24、二十四哥:盛彦师,人称“百变仙”
25、二十五哥:丁天庆,人称“千手怪”,瓦岗八彪
26、二十六哥:黄天虎,人称“草上飞”
27、二十七哥:李成龙,人称“恶太岁”
28、二十八哥:侯君集,人称“小白猿”,瓦岗八彪
29、二十九哥:尚怀珠,人称“地里飞星”,瓦岗八彪
30、三十哥:任敬司
31、三十一哥:铁子健
32、三十二哥:金甲,字国俊,天堂县差人
33、三十三哥:童环,字佩之,天堂县差人
34、三十四哥:金城,磨盘山寨主,人称“小二郎”,瓦岗八彪
35、三十五哥:牛盖,磨盘山寨主,人称“赛展雄”,瓦岗八彪
36、三十六哥:齐彪,字国远,“空锤将”,瓦岗八彪
37、三十七哥:李豹,字如辉,“花枪将”,瓦岗八彪
38、三十八哥:鲁明星,人称“海鹞子”
39、三十九哥:鲁明月,人称“浪里蛟”
40、四十哥:樊虎,字建威,历城县马快
41、四十一哥:连明,字巨真,历城县马快
42、四十二哥:党仕杰
43、四十三哥:毛公遂
44、四十四哥:吕公旦
45、四十五哥:柴绍,字嗣昌。
46、四十六弟:罗成,字公然,五钩神飞亮银枪,闪电白龙驹。
扩展资料:
46友简介
魏征
大唐名臣,中国名相。字玄成。46友之大哥。汉族,河北人(邯郸市馆陶县人,又说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
秦琼
(—638年),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46友之二哥)。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徐绩
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46友之三哥)。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
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程咬金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
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
单雄信
(?--621) 曹州济阴(曹县)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岗起义军。617年,任左武侯大将军。618年,率军投降王世充。620年,李世民率军包围东都。 单雄信与尉迟敬德交战,被刺坠马。次年,李世民克东都,王世充降唐,单雄信被杀。
-瓦岗寨四十六友
中央官职: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
原为“三孤”(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在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首,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
大司马: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九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
九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九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治粟内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中级太监。
中黄门:
低级太监。
侍中: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秘书令):
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
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户部):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武将官职: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
刺史:
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
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
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
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
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
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
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
长:
中小县的长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长。
长史:
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长史:
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留在府中的称为留府长史,权力极大。曹操征孙权时,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长史;诸葛亮屯汉中时,以杨仪随军,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
东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后汉书》),权力极大。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崔琰、毛介为东曹,并典选举。诸葛亮任丞相时,以蒋琬为东曹。
西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府吏署用”。由于职能与东曹相近(当时东汉官员都出于相府),故曹操省西曹而保留东曹。
别驾从事(别驾):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汉魏时,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察举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人事选拔考核。
簿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钱粮簿书。
兵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从事:
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劝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郡丞:
太守助手。
主簿:
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参与机要,总理府事。
主记:
太守属官。
记室:
幕府、太守属官。
参军:
蒋琬曾任诸葛亮参军。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避司马师讳),郭嘉曾任此职。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椽:
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
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
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
列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
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
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
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
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
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
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
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
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品秩:
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级,月俸一百八十斛谷)、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录尚书事:
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
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
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
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
高第: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行:
官缺未补,暂由其他官员摄行。可以是低级官职摄行高一级官职,可以是同级官职相互摄行,也可以是高级官职摄行低级官职。
假:
假为代理之意。
除:
拜官授职。
迁:
升迁。
谥:
对死者追加谥号以示恩宠。谥号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是对其一生的概括,比如张飞谥“桓”、诸葛亮谥“忠武”、关羽谥“壮缪”。谥号不一定是号的,也有贬义的。
追赠:
对死者赠以官爵或称号以示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