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书中的四字名字

科学网 70 0

在古书中的四字名字,第1张

国人自上古至春秋,对人的称呼,有姓,有氏,有名,有字,还有居地和官职。但是一般情况下,基本上只使用名,不太提氏,也不太用姓。比如说,齐桓公叫姜小白,但一般就称小白;晋文公叫姬重耳,但也只叫重耳。其他如提弥明、豫让、黑臀、蹇叔、要离等等,都是直呼起名。至于秦国名将百里孟明视,也都简称孟明视。

不过,到了春秋,高层人士开始重视姓氏,比如晋国的赵、韩、魏、却、士、栾、智、先、羊舌等,齐国的国、鲍、高、晏等,楚国的斗等,都是大家族一辈一辈的接班。看起来似乎有这么个趋势,越是有地位的,越重视姓(氏)名的完整称谓,而民间则还是直接用名互相称呼。

战国时期,上层社会已经比较明确地完整称呼姓(氏)名了,比如秦国的司马梗、白起、李信、蒙恬、王翦,赵国的赵奢,燕国的乐毅,齐国的田单,韩国的韩傀,魏国的庞涓,楚国的项燕,姓(氏)名都很明确。再看考古出土的竹简之类,基层战士的名都是有名没有姓(氏),看起来称姓是上层人士的专利。或者普通人也懒得找姓,省得麻烦。

到了秦,短短几十年,突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以完整的姓名称呼了。比如说刘邦、项羽、陈胜、吴广、范增、章邯、张耳、陈余、田横、韩信;基层的也都是这样,如杨喜、陈武、王翳、吕马童等(这些人也都不太基层,不过都是从普通战士干上来的),总之吧〕,只要出现一个人就有完整的姓名。

一般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春秋以前,贵族男子的称呼是"氏+字",姓,仅作为家族标志用来区分血缘关系,一般是不用在称呼上的,比如秦始皇,大家都知道他姓嬴,但《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却说他名“赵政”,也就是说,“嬴”姓只是秦国的国姓,但不用在称呼上。

这其实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一个产物。

到了战国末期,由于这种血缘关系已经很淡了,传统意义上的姓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比如,按照《百家姓》的说法,张氏和曹氏同为姬姓,在春秋之前,两氏的血缘关系还比较近,在某些情况下,两氏是可以利用“同姓”这种关系达成某些协议或者共识,但等到了战国末期后,这种血缘关系已经几乎没有了,再去利用所谓“同性”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于是,人们开始“以氏代姓”逐渐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姓,而传统意义上的姓就逐渐消亡了,比如姬姓,当年曾经是大姓,但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姬姓全国只有不到500人了,而象姒姓、妫姓,已经基本上没有了。这种转变是不需要任何法规来强制执行的,这不过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罢了

先挑刺:“子产”是字。(同样有子路、子贡等)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

上资料: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四)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1.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2.“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人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

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丙,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丁,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询),“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余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以上讲的是“别号”。

(五)富爵、地望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

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六)少见的数字姓名

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1.姓是数字的,如:

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

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

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

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

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

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

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

2.名是数字的,如:

秦七:秦少游

黄八:黄庭坚

柳八:柳宗元

元九:元镇

崔九:崔兴宗

李十一:李构直

张十二:张贾

李十二:李白

韩十八:韩愈

李二十:李绅

白二十二:白居易

3.姓、名都是数字,如:

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

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

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

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提起新华字典70个最佳取名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寓意一生平凡的生僻字有哪些,求告知,另外,还有人想问什么字好看又好听(越多越好哦),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六画的字新华字典有哪些好听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哪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释义为美好 已知的有 瑶 嘉 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华字典70个最佳取名字

汉字:瑶新华字典好听的字。

部首:王

拼音:yáo

86版五笔:germ

98版五笔getb

Unicode:

总笔画数:14

书写笔顺:(横横竖横撇捺捺撇撇横横竖折竖)

●瑶yáoㄧㄠˊ

1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琼~。~英。~宫。~琴。~浆。~觞。~台。~林琼树(喻人品格高洁)。~池。

2中国少数,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族。

≡字义详解≡

◎瑶yáo(1)(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意境美到极致的汉字。

(2)同本义。亦泛指美玉[preciousjade]新华字典寓意美好的字。

瑶,石之美者。–《说文》

赂以瑶瓮。–《左传·昭公七年》新华字典第二声的名字。

瑶爵。–《周礼·内宰》

厥贡惟金三品,瑶琨、–《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诗·大雅·公刘》

(3)又如: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瑶佩(美玉制成的佩饰);瑶华(美玉)新华字典起名字。

(4)瑶族[Yaonationality]的简称。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泰国北部、老挝和北部湾等地山区的一个

词性变化

◎瑶yáo(1)形容珍贵美好,常用作称美之辞[fairy]。如:瑶宫贝阙(海中宫殿;泛指华美的房屋);瑶花琪草(奇异鲜艳的花草);瑶台(中居住的地方)姓名里最好的100个字。

(2)尊敬的,珍贵的[esteemed]。如:瑶章花札(对别人书信文章的赞美之辞);瑶篇(对别人文章的美称;佳作);瑶函(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又指帝王的诏令;玉制的书套)男孩名字常用字1000。

新华字典70个最佳取名字:寓意一生平凡的生僻字有哪些,求告知

好听又好看的生僻字举例如下:

1、焱,读yàn,意思:火花,火焰。

2、頔,读dí,意思:美好的。

3、甯,读nínɡ,意思:做姓氏。

4、妧,读wàn或yuán,意思:美好的样子。

5、婳,读huà,意思:娴静美好。为属牛男孩有水有草的名字。

6、嫮,读hù,意思:1美好貌2美女3夸耀

7、妤,读yú,基本字义同“婕”。中国汉代宫中女官名。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字。

8、莯,读mù,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9、婥,读chuò或nào,指姿态柔美,也指软弱的样子。寓意独特又不常见的字。

10、芮,读ruì,意思:形声,内声,姓氏。

11、旻,读mín,意思:天空,又特指秋季的天。名字打分免费查询新华字典。

12、琰,读yǎn,意思:一种玉名(通常形容美玉)。

13、珺,读jùn,意思:美玉。男孩名字大全简单大方。

六画的字新华字典有哪些好听的

14、璟,读jǐng,意思:玉的光彩。最有哲理的一个字。

15、筱,读xiǎo,意思:小竹,细竹。

一、生僻字简介新华字典在线查字取名。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自从有汉字以来,汉字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约为至字,因为其中有些号,现在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文字,或者那个时代的生僻字,给今天甲骨文字数的统计制造了烦。

二、生僻字的历史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字。新华字典查公司名字。

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字了。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多字。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个。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字。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个。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三、生僻字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人为“名”所累、受“名”所困。不是因为他们很有名,只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多人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念、不知道怎么写,如果用电脑,更不知道怎么输入。这都是生僻字捣的乱。

名字用生僻字,实在不能拿重名作借口,这跟你的个性也没关系。名字用生僻字,领不到、存款存不了、各种手续不好办。所以确实应该限制用生僻字起名。简单大方顺口的女孩名字。

以后起名,只能用最新版《新华字典》里找得到的字,否则不给上户口。用生僻字起名,和保护汉字、保护传统文化,基本上没什么关系。限制用生僻字起名,也不是你限制起名的自由,剥夺你起一个想起的名字的权力。这完全是为了你免费自动取名100分。

以上就是与哪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释义为美好 已知的有 瑶 嘉 祎相关内容,是关于寓意一生平凡的生僻字有哪些,求告知的分享。看完新华字典70个最佳取名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要什么样的名字啊?武侠小说的年代背景是什么时候啊?

这些都是要说清楚的。。。。

先说几个,如果不行的话再帮你弄几个。。。

人名: 钱慕渊、于宗尼、方希良、鲁敬舆、明式鸿、吴景白、聂仰何(这些名字是人物为了尊古起的,与古代著名的人物有关联。)

李广利、刘传富、盖宽饶、王富贵、钱广、吴寿富、孙福寿(这些名字是表示了人物追求富贵的愿望,就是想发财哈哈。。)

门派名: 门派名一般都是表征了第一代掌门的梦想,分七情六欲,所以门派的名字可以是 金镖门 逍遥门(金庸大大用过了可能要告侵权的哈哈)

武器名:追魂鐟(暗器)绝命索 黄金枪 七首刀 清曜剑。。。

武功名:竹叶清风剑,独尊刀法,诡鞭

药名我也不太明白你可以再问问别人。。。

一尚凡

二尚秋月

凡 #fán

释义①平常;普通:平凡|非凡|凡人琐事|自命不凡。②宗教和神话中称人世间:凡世|神仙下凡。③所有的:凡事都要仔细|凡超额完成任务者都有奖励。④大概;要略:大凡|发凡起例。

凡 <副>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凡,皆也。――《广雅》

凡,数之总名也。――《三苍》

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春秋繁露》

凡有辜罪。――《书·微子》。郑注:“犹皆也。”

凡内女之有爵者。――《周礼·春官序》

凡所应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总共

凡(凢) fán

⒈所有的,总共,总计:~是。~事。~六月。

⒉平常,寻常:平~。自命不~。

⒊大概,大略:大~。举~。

⒋宗教、神话或迷信者称"人世间":~世。仙女下~。神仙都想到~间。

⒌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4"。

秋月

秋 #qiū

释义 ①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秋季|秋天|秋高气爽。②庄稼成熟的季节:大秋|麦秋|收秋。③年:千秋万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④指某一特定的时期: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例句〗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正是旅游的好时候。

秋色 #qiūsè 秋天的景色。

〖例句〗北京香山的红叶非常美,每到秋天,漫山的红叶吸引了大批的游人,真可谓秋色宜人。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秋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月 #yuè

释义 ①月亮:月光|月色|花好月圆|清风明月。②计时的单位,月份:一年有十二个月|正月|腊月|阳春三月。③每个月的:月刊|月票。④像月亮那样圆的:月饼|月琴。

月光 #yuèguāng 月亮的光线,是由阳光照到月亮上反射出来的。

〖例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

月台 #yuètái ①旧时为赏月而修建的台子。②火车站的站台。

〖例句〗火车还没有到,月台上已挤满了人。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月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秋月 :

qiū yuè

1秋夜的月亮。 2秋季。

春花秋月 :

chūn huā qiū yuè

1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 2指岁序更迭。

秋月春风 :

qiū yuè chūn fēnɡ

1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秋月春花 :

qiū yuè chūn huā

1秋夜的月,春日的花。比喻良辰美景。

冰壶秋月 :

bīnɡ hú qiū yuè

1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南北朝·徐陵: 舞衫回袖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

唐·赵暇: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女孩子叫伙秋月可好关于秋月的都是好的方面

叫凡这个字可男性化也可女性化

幽冥录,搜神记,文心雕龙,列女传,:《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庄子》、《颜氏家训》、《本草纲目》;有蕴藉者,《世说新语》、《吕氏春秋》、《五灯会元》;有朴素者,《东坡志林》、《史记》、《赖西堂集》;《闲情偶记》、《耐冷谈》、《人境庐诗》、《茹溪渔隐丛话》、《文心雕龙》,《影梅庵忆语》

没有再看看这些~~~

中国古书之最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诗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弟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是《汉书》。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

  第一部植物学辞典是《全芳备祖》。

  第一部药典书是《新修本草》。

  第一部药典书籍是《黄帝内经素问》。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是《茶经》。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

  第一部系流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是《七略》。

1 上古祖先的足音——《尚书》

2 风雨沧桑春秋录——《左传》

3 阴阳二爻知天算命——《周易》

4 仁爱修身定乾坤——《论语》

5 人道和平科技先声——《墨子》

6 自然无为智慧高深——《老子》

7 浑沌齐物逍遥游——《庄子》

8 真经实论成就霸主业——《管子》

9 制胜之术智慧圣火——《孙子兵法》

10 人体宇宙生命揭秘——《黄帝内经》

1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

12 废戒规直心见性创禅宗——《坛经》

13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

14 石破天惊道天机——《明夷待访录》

15 师夷长技制夷之道——《海国图志》

16 黑暗中的光辉梦幻——《大同书》

17 运筹帷幄安国兴邦——《建国方略》

18 亮煌煌开创新纪元——《新民主主义论》

19 酸甜苦辣自由放歌——《诗经》

20 九曲回肠泪洒丰碑——《楚辞》

21 千奇百怪神话渊薮——《山海经》

22 入木三分龙飞凤舞——《文心雕龙》

23 天地间纵横英雄气——《三国演义》

24 义旗奋英雄泪血染水泊——《水浒传》

25 极幻想之奇满人间之情——《西游记》

26 隐姓埋名写尽风情万种——《金瓶梅》

27 光怪陆离市井众生——“三言二拍”

28 花妖狐魅情系人世——《聊斋志异》

29 文人无行群丑毕现——《儒林外史》

30 辛酸泪荒唐言难解苦滋味——《红楼梦》

31 沉沉大地上的巨雷——《呐喊》

32 漫漫长夜里的火光——《女神》

33 人生旅途的启明星——《家》

标签: 第一部 生僻字 表字 新华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