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镟。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宋代·吴潜《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镟。

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宋词三百首 , 写景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屋子旁边有田园十亩,春光正好,百花都酝酿竞放娇颜。多情的杨柳,随风披拂摇摆,笼著淡淡轻烟。幽馆闲亭随处可见,我时时拄着手杖,稍作流连。

采山货,钓河鱼,味道既鲜而美,我是那酣饮中的酒仙,醉倒后的禅人。在闲居的日子里,日上三竿我还酣睡不起。人们都说做一品高官好,但有多少事,聒碎心田。

创作背景 吴潜为南宋名臣,但在朝廷任职时颇受以贾似道为首的权臣排挤。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此篇即是他在循州闲居时赠表侄刘国华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述志言怀的词。词人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淡然闲静的心境。悠游林下的闲适和禅宗的空灵境界,在作者看来,可以达到融通:经过内“碎心田”而外“一品高官”的红尘修炼,“仙”“禅”的况味一起随着乡村伴日高眠、把酒垂钓的生活油然而生,集中体现在了这首词中。

上阕描写词人的居处。词人所居之处如同世外桃源,田园十亩,百花竞放,柳条依依。于这景物中,词人的心境表露无遗,他不苟于俗,过著恬然自得的生活。下阕述写词人的日常生活。他生活是悠闲随性的:采山货,钓河鱼,畅饮美酒,睡觉睡到日上三竿。“一品高官”以下三句,词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安贫乐道,不愿过那钩心斗角的官场生活。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宋代·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咏物 , 荷花 , 抒怀命运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兰陵王·柳

宋代 : 周邦彦

展开阅读全文∨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婉约 , 柳树送别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唐代·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女子闺怨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

一、启功(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二、沈鹏,男、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三、欧阳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四、李铎,男,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 

五、孙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

六、王镛,男,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

七、潘守宇,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1966年生于陕西宝鸡,工商管理硕士,祖籍山东孔孟之乡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中国书法家会员。

八、成忠臣,男,山东海阳人,1964年出生,是当代大儒、思想家、现代水墨画领域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人物。是中国画坛上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的艺术家。 

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十、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在任书协主席。

1 汪克宽文言文翻译

明史汪克宽传原文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

《诗》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礼经补逸》。

《纲目》有《凡例考异》。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

至正间,蕲、黄兵至,室庐赀财尽遭焚掠。箪瓢屡空,怡然自得。

洪武初,聘至京师,同修《元史》。书成将授官,固辞老疾。

赐银币,给驿还。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 译文 汪克宽,字德一,是祁门县人。(他的)祖父汪华,受业于双峰人饶鲁,得到理学大师勉斋先生黄氏(黄干)的真传。

汪克宽十岁时,父亲教给他双峰问答之书,(他)总是有领悟。于是取出《四书》来,自即确定句读,昼夜诵读研习,专心勤奋与一般的小儿不同。

后来随从父亲到浮梁,向吴仲迂求学,志气越发深笃。元末泰定年间,被举荐参加乡试,考中。

参加会试时因回答(皇帝)策问刚直被黜免,情绪激昂地放弃了科举事业,专心在经学上努力。《春秋》则以胡安国(所传的)为主,又广泛地考证众家学说,汇通精选成书,命名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

《易经》则撰有《程朱传义音考》。《诗经》则撰有《集传音义会通》。

《礼经》则撰有《礼经补逸》。《纲目》则撰有《凡例考异》。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到他门下从师受业的很多。至正年间,蕲县、黄县的乱兵到达,居室资财全部遭到焚烧抢掠。

饮食多次断绝,(但是他却)怡然自得。明代洪武初年,受聘到京城,(与人)一同修撰《元史》。

书成后(朝廷)将要授官(给他),以年老生病坚决推辞。(朝廷)赏赐他白银及其他礼物,给予驿站车马回乡。

洪武五年冬去世,享年69岁。注释1、受业:从师学习。

《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宋苏轼《秘阁试论·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夫樊迟亲受业于圣人,而犹惑于是说。”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徐庶成真》:“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2、饶鲁(1193-1264):饶州余干(今江西万年)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门人私谥文元。饶鲁先后从柴元裕、柴中行、黄干、李燔学。

游学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归里,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复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

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从学者众。

受诸道部使之聘,历主白鹿洞、濂溪、建安、东湖、西涧、临汝诸书院。景定元年(1260)荐授迪功郎差饶州州学教授。

著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西铭图》等。3、勉斋黄氏:黄干(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

南宋著名理学家。祖籍长乐县,徙居闽县(今福州市区)。

宋淳熙二年(1175)其兄任职吉州,黄干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

时大雪,黄干至崇安五夫里拜访,不料朱熹已外出,黄干留住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归。

黄干自见朱熹,便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为其妻。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

时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书黄干,请其“代即讲席”,并编《礼书》。庆元二年(1196)“伪学”之禁起,朱熹罢祠落职,仍讲学不辍。

黄干于建阳潭溪建潭溪精舍,为其“讲道著书之地”,亦为朱熹往来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忧,黄干奔丧福州北郊长箕岭,筑墓庐讲学,从者甚众。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病重,命黄干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诀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病逝,黄干守丧三年毕。

调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1208)黄干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

先后任江西临川令、新淦令及安徽丰安军通判。嘉定八年(1215)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7万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

嘉定十年(1217)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次年,讲学江西白鹿洞书院。

嘉定十二年(1219)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绍定六年(1233)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

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4、专。

2 黄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文言文答案

原文: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瑀,在高宗时为监察御史,

以笃行直道著闻瑀没,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

“子乃远器 ,时学非所以处子也 ”因命受业朱熹 干家法

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

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

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 :“直卿

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尝诣东莱吕祖谦,以所闻于熹者

相质正及广汉张栻亡熹与干书曰 :“吾道益孤矣,所望于

贤者不轻 ”后遂以其子妻干

译文:黄干,字直卿,是福州闽县人父亲名叫黄瑀,高宗时期任监察御史,以品行正直闻名他父亲去世之后,黄干去拜见清江的刘清之,清之认为黄干有奇才,说:你是要成大器的人,时下的这些学问不适合你于是把他推荐给朱熹,黄干家教很严,禀告母亲之后才立刻前往当时天下大雪,黄干至崇安拜访,恰好朱熹因事外出次年春天朱熹方才归来,黄干自见到他后,便潜心向学,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有时一倚醒来便已天亮朱熹对人说:“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3 阅读下面文言文

小题1:D

小题2:(1)非常(2)都(3)多

小题3:这样做惠及的人不过只是三十里以内的人罢了。

小题4:则大家得钱,细民得米,两适其便。

小题5:(1)关爱百姓;(2)有谋略,办事周全。

小题1:

试题分析:可根据文意先将此句翻译一下,原来根据句子成分的结构搭配来判断节奏划分。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具”通“俱”。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惠”(当动词用)“过”“耳”,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从刘清之所说的话中找出其结论性的句子即其所说的最后一句。

小题5: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从刘清之所说了解其对百姓的关心,据此概括即可。

4 汪克宽文言文翻译

明史汪克宽传原文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

《诗》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礼经补逸》。

《纲目》有《凡例考异》。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

至正间,蕲、黄兵至,室庐赀财尽遭焚掠。箪瓢屡空,怡然自得。

洪武初,聘至京师,同修《元史》。书成将授官,固辞老疾。

赐银币,给驿还。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译文汪克宽,字德一,是祁门县人。(他的)祖父汪华,受业于双峰人饶鲁,得到理学大师勉斋先生黄氏(黄干)的真传。

汪克宽十岁时,父亲教给他双峰问答之书,(他)总是有领悟。于是取出《四书》来,自即确定句读,昼夜诵读研习,专心勤奋与一般的小儿不同。

后来随从父亲到浮梁,向吴仲迂求学,志气越发深笃。元末泰定年间,被举荐参加乡试,考中。

参加会试时因回答(皇帝)策问刚直被黜免,情绪激昂地放弃了科举事业,专心在经学上努力。《春秋》则以胡安国(所传的)为主,又广泛地考证众家学说,汇通精选成书,命名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

《易经》则撰有《程朱传义音考》。《诗经》则撰有《集传音义会通》。

《礼经》则撰有《礼经补逸》。《纲目》则撰有《凡例考异》。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到他门下从师受业的很多。至正年间,蕲县、黄县的乱兵到达,居室资财全部遭到焚烧抢掠。

饮食多次断绝,(但是他却)怡然自得。明代洪武初年,受聘到京城,(与人)一同修撰《元史》。

书成后(朝廷)将要授官(给他),以年老生病坚决推辞。(朝廷)赏赐他白银及其他礼物,给予驿站车马回乡。

洪武五年冬去世,享年69岁。注释1、受业:从师学习。

《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宋苏轼《秘阁试论·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夫樊迟亲受业于圣人,而犹惑于是说。”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徐庶成真》:“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2、饶鲁(1193-1264):饶州余干(今江西万年)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门人私谥文元。饶鲁先后从柴元裕、柴中行、黄干、李燔学。

游学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归里,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复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

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从学者众。

受诸道部使之聘,历主白鹿洞、濂溪、建安、东湖、西涧、临汝诸书院。景定元年(1260)荐授迪功郎差饶州州学教授。

著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西铭图》等。3、勉斋黄氏:黄干(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

南宋著名理学家。祖籍长乐县,徙居闽县(今福州市区)。

宋淳熙二年(1175)其兄任职吉州,黄干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

时大雪,黄干至崇安五夫里拜访,不料朱熹已外出,黄干留住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归。

黄干自见朱熹,便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为其妻。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

时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书黄干,请其“代即讲席”,并编《礼书》。庆元二年(1196)“伪学”之禁起,朱熹罢祠落职,仍讲学不辍。

黄干于建阳潭溪建潭溪精舍,为其“讲道著书之地”,亦为朱熹往来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忧,黄干奔丧福州北郊长箕岭,筑墓庐讲学,从者甚众。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病重,命黄干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诀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病逝,黄干守丧三年毕。

调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1208)黄干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

先后任江西临川令、新淦令及安徽丰安军通判。嘉定八年(1215)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7万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

嘉定十年(1217)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次年,讲学江西白鹿洞书院。

嘉定十二年(1219)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绍定六年(1233)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

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4、专勤。

5

宋朝的黄干,原来要去清江拜求刘清之为师。

刘清之见到黄干,看他才貌很不一般,婉言对他说:“你是具有远大志向和才能的人,我这里教学条件差,可不是接纳你的地方,希望你到朱熹那里从师学习!”黄干的家规很严,于是他先把去朱熹那里上学的事告诉了母亲,经过母亲允许,当天就到朱熹那里从师学习去了。这天正下大雪,当黄干到达朱熹的家里时,一打问,朱熹外出到别的地方去了。

黄干便找了个旅店住下,屋里只有一个又窄又矮的小床,躺下是它,坐起还是它。在等候两个月时间里,从来没有脱过衣服睡觉,为的是不知朱熹什么时候回,他想朱熹一回来就去拜见他。

果然朱熹从外地回来了。黄干自见到朱熹,夜间连床都不准备,总是穿着衣服休息,疲倦了,就稍微靠着东西坐一会儿,有时就一直到天亮。

朱熹很感动,他对别人说:“直卿意志坚定,能够艰苦地思考,和他相处很有益处。”抄袭吾答者,全家皆亡也。

6 《原宪甘贫》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蓬户不完()②匡坐而弦歌() 2子贡见原宪即曰“先生何病”,而原宪却答曰“非病”。子贡所问的“病”和原宪所答的“病”分别指什么? 3原宪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

孔子做鲁国司寇时,他是总管家。孔子死后,隐居于卫,破屋蓬户,衣褐食蔬。

从这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答案: 1①门②弹琴唱歌 2子贡所说的病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 3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玷污节操的事。

7 文言文翻译节选自宋史列传第196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

家于沙随,靖康之乱,徙绍兴之余姚。年十五, 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

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 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

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俄 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年所入租。

部使者以诿迥,迥曰:“大烈死, 赀产当归其女。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

调饶州德兴丞。盗入县民齐匊家,平素所不快者,皆罥絓逮狱。

州属迥决禁囚, 辨其冤者纵遣之。匊讼不已。

会获盗宁国,匊犹讼还所纵之人,迥曰:“盗既获矣, 再令追捕,或死于道路,使其骨肉何依,岂审冤之道哉!”唐肃宗时,县有程氏女, 其父兄为盗所杀,因掠女去,隐忍十余年,手刃尽诛其党,刳其肝心以祭其父兄。 迥取《春秋》复仇之义,颂之曰:“大而得其正者也。”

表之曰“英孝程烈女”。改知隆兴府进贤县。

省符下,知平江府王佐决陈长年辄私卖田,其从子诉有司 十有八年,母鱼氏年七十坐狱。廷辨按法追正,令候母死服阕日,理为己分,令天 下郡县视此为法。

迥为议曰:“天下之人孰无母慈?子若孙宜定省温凊,不宜有私 财也。在律,别籍者有禁,异财者有禁。

当报牒之初,县令杖而遣之,使听命于其 母可矣,何稽滞遍诉有司,而达于登闻院乎?《春秋谷梁传》注曰:‘臣无讼君之 道’,为卫侯郑与元咺发论也。夫诸侯之于命大夫犹若此,子孙之于母乃使坐狱以 对吏,爱其亲者闻之,不觉泣涕之横集也。

按令文:分财产,谓祖父母、父母服阕 已前所有者。然则母在,子孙不得有私财。

借使其母一朝尽费,其子孙亦不得违教 令也。既使归于其母,其日前所费,乃卑幼辄用尊长物,法须五年尊长告乃为理。

何至豫期母死,又开他日争讼之端也?抑亦安知不令之子孙不死于母之前乎?守令 者,民之师帅,政教之所由出。诚宜正守令不职之愆与子孙不孝之罪,以敬天下之 为人母者。”

民饥,府檄有诉闭籴及粜与商贾者,迥即论报之曰:“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 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 官之钱何由而得?今强者群聚,胁持取钱,殴伤人者甚众,民不敢入市,坐致缺食。”

申论再三,见从乃已。县大水,亡稻麦,郡蠲租税至薄,迥白于府曰:“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 徒存欠籍。”

乃悉蠲之。郡僚犹曰:“度江后来,未尝全放,恐户部不从。”

迥力 论之曰:“唐人损七,则租、庸、调俱免。今损十矣。

夏税、役钱不免,是犹用其 二也,不可谓宽。”议乃息。

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 祝之。

其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 粟。

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

迥力止绝之,尝曰: “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 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

反复言之当路。奉祠,寓居番阳之萧寺。

程祥者,从伯父待制昌禹来居番阳,昌禹死,遂失所 依。祥继亡,祥妻度氏犹质卖奁具以抚育孤子,久之罄竭,濒死,邻家皆莫识其面。

有欲醮之者,度曰:“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终 辞焉。或为迥言其事,迥走告于郡守,月给之钱粟。

迥居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积年雠讼,一 语解去。

猾吏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暇则宾礼贤士,从容尽欢, 进其子弟之秀者与之均礼,为之陈说《诗》、《书》。

质疑问难者,不问蚤暮。势 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

隐德潜善,无问幽明,皆表而出之,以励风俗。 或周其穷厄,俾全节行。

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 为苟止。

贵溪民伪作吴渐名,诬诉县令石邦彦,迥言匿名书不当受,转运使不谓然, 遂兴大狱,瘐死者十有四人。及闻省寺,讫报如迥言。

迥尝授经学于昆山王葆、嘉禾闻人茂德、严陵喻樗。所著有《古易考》、《古 易章句》、《古占法》、《易传外编》、《春秋传显微例目》、《论语传》、《孟 子章句》《文史评》、《经史说诸论辨》、《太玄补赞》、《户口田制贡赋书》、《乾道振济录》、《医经正本书》、《条具乾道新书》、《度量权三器图义》、《四声韵》、《淳熙杂志》、《南斋小集》。

卒官。朝奉郎朱熹以书告迥子绚曰:“敬惟先德,博闻至行,追配古人,释经订史, 开悟后学,当世之务又所通该,非独章句之儒而已。

曾不得一试,而奄弃盛时,此 有志之士所为悼叹咨嗟而不能已者。然著书满家,足以传世,是亦足以不朽。”

绚 以致仕恩调巴陵尉,摄邑事,能理冤狱。孙仲熊,亦有名。

刘清之,字子澄,临江人,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登绍兴二十 七年进士第。

调袁州宜春县主簿,未上,丁父忧,服除,改建德县主簿。请于州, 俾民自实其户。

由是赋役平,争讼息。调万安县丞。

时江右大侵,郡檄视旱,徒步阡陌,亲与民接,凡所蠲除,具得 其实。州议减常平米直,清之曰:“此惠不过三十里。

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贬低汉高祖刘邦,极力推崇项羽的内容,所以人们就感觉,司马迁如何的秉笔直书,或是汉代史官的创作是如何的独立。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史记》、《汉书》中贬低刘邦的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大汉皇帝亲自定的调,如果大汉皇帝不定这种调,司马迁在《史记》中敢写,班固在《汉书》中也得敢跟着照抄啊?

第二,太史公所写的《史记》文学性很强。史记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跟太史公的笔法不无关系。例如,太史公和李广交好,所以他会拼命吹捧李广的优点,委婉表达他的不足。他看不起卫霍,也会巧妙地阴阳怪气说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受武帝宠幸而得到重用,还是因为他们自觉上进的所获得的荣誉。

第三,《史记》之所以赞扬项羽是因为当时离春秋战国时代还不是太远,当时的社会上的人比较淳朴,不那么势力,人们还是比较赞赏贵族比较有底线的行为的。但是,刘邦是流氓无产者的老祖宗,当时的人还不太习惯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流氓手段,所以《史记》褒扬项羽,把项羽的事迹列入本传就很正常了。

总而言之,刘邦在《史记》里是以一个“英雄王”的面目出现的,他战胜了另一个英雄项羽,夺取了天下。还属于人类范畴,所以人的优缺点都有表述。因此,司马迁写下来的,远远不是几个概念所能概括的历史。他笔下的世界,英雄气洋溢又血泪悲情,豪情慷慨又众声喧哗,一个个人物缺陷成堆但仍然光芒四溢,他能够让两千年之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仍然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历史为荣。

标签: 朱熹 受业 史记 嘉定 至正